首页 > 绿色金融 > 分析报告 > 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拓展蓝海业务经营空间(4)

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拓展蓝海业务经营空间(4)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11月03日18:18分类:分析报告

核心提示:G20杭州峰会将绿色金融纳为重点议题并发出相关倡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国银行业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增长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社会形象均有重大意义,必将成为金融业在“十三五”期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预计到2020年末,我国绿色金融需求将达15-30万亿,市场空间巨大。

三、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1、总体发展状况

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近年来,伴随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各类机构的积极探索,中国绿色金融得以快速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但同时,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众多问题,距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还有距离。

(1)绿色金融市场逐步形成,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构建

①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占各项贷款余额的近10%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大力推进绿色信贷业务,绿色信贷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7年7月,绿色信贷发展之路开启;2013年11月,29家银行签署《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业务专业委员会。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以上。

从金融机构的实践操作来看,大都进行了如下探索:一是制定了相应的绿色信贷政策、指引或意见,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机制;二是进行了一定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是建立起问责机制和责任体系,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直接与工资、奖金及评先等挂钩;四是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控制,开始探索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按照地区、行业建立环境和社会评价体系,从信贷规模、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和经济资本等多方面支持绿色行业发展。

下一步,根据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信贷还将是大力支持发展的方向:①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通过再贷款和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对于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②推动银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建立银行绿色评价机制。③推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④研究明确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⑤支持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企业和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优化授信审批流程,降低绿色信贷成本。⑥在开展信贷资产质量压力测试时,将环境和社会风险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在资产配置和内部定价中予以充分考虑。⑦将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信息等企业环境信息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企业环境信息的共享机制。

绿色债券市场处于大规模启动前夜

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2014年5月,中广核风电成功发行国内第一单“碳债券”,成为我国绿色债券的初步尝试;2015年12月,人民银行及绿金委先后发布《关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助推绿色债券发展;2016年1月,浦发和兴业两只绿色金融债券先后亮相,标志着国内绿色金融债券从制度框架到产品发行的正式落地;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绿色债券发行指引》;3-4月,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公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伴随各项监管规则和文件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步入快速增长期。

兴业银行最新发布的《绿色金融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绿债市场共计发行549亿元,占全球规模的29.3%,离岸绿债发行量名列全球第三,遥遥领先于其他经济体。下半年伊始,我国绿债市场继续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7月国内市场绿债发行量达到430亿元,中资机构境外发行30亿美元,两项合计超过了上半年累计水平,发行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绿色债券规模有望达到5.7万亿元。

但就整体而言,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绿色项目认定、信息披露、独立机构评估或认证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七部委联合印发的文件也为绿色债券的规范发展指出了方向:完善绿色债券的相关规章制度,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采取措施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支持地方和市场机构通过专业化的担保和增信机制支持绿色债券发行;研究探索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③绿色基金市场逐步升温,PPP模式成为重要方向

过去,中国绿色金融主要局限在绿色信贷。但是很多绿色项目,尤其是新的绿色项目,首先需要的是股权融资,而且也只有当政府背景的基金参与投资后,才可以大大降低民间对此类项目的风险厌恶。为此,今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加速推进环保PPP等项目落地。如重庆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建成首期10亿元规模股权基金;宁夏自治区确定投入500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设立宁夏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各地采取PPP或BOT等模式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包商银行等企业,共同投资发起组成“环保母基金”,基金初始规模40亿元,其中政府引导性资金10亿元。

近两年环保领域也出现大范围并购,行业进入加速整合期。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中旬,我国已有20只环保产业并购基金发起设立,共涉及19家企业,规模接近400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且这一热潮仍在持续。而从基金规模来看,有50%以上的产业并购基金超过10亿元。

未来,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成为市场的重要方向。一是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所投资的项目。三是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鼓励将节能减排降碳、环保和其他绿色项目与各种相关高收益项目打捆,建立公共物品性质的绿色服务收费机制;推动完善绿色项目PPP相关法规规章,鼓励各地出台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④碳交易市场日趋成熟,碳金融开始起步

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决定成立碳交易所,此后两个月内,北京、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成立。截至2015年底,已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七大区域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共纳入控排企业和单位2000余家,年覆盖碳排放配额12亿吨,累计交易量超过5000万吨。随着试点的深入,我国碳市场总体日趋成熟,交易规模显著增长。2016年上半年七个试点市场合计成交3000万吨,比2015年同期增长245%,比2015年下半年环比增长89.8%。2017年,全国范围内的碳市场计划试运行,范围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

随着碳市场发育壮大,我国碳金融也开始起步。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称,“将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2016年6月,中信证券等签署了国内首笔碳排放权场外掉期合约,交易量为1万吨。但相比于EU-ETS等成熟碳市场,市场活跃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且衍生品交易和碳资产管理服务等碳金融创新不足。

为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丰富融资工具,最新政策也进一步指出: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推动建立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

⑤绿色产业在A股中的影响力和重要程度不断扩大

2013-2015年,我国有更多绿色企业扩展规模并成功进入二级市场,绿色产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绿色产业在全部A股中的影响力和重要程度不断扩大。

此外,我国在建立推广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引导资本市场投资方面,也正在起步。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绿色环保指数主要分为三个大类:可持续发展指数(ESG)、环保产业类指数和碳效率类指数。截至2015年10月,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绿色环保类指数约为16个,占其编制的A股市场指数总数(约800个)的2%。

未来,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不断强化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责任是大势所趋。根据最新政策,一是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支持开发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鼓励相关金融机构以绿色指数为基础开发公募、私募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满足投资者需要;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四是引导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鼓励投资人发布绿色投资责任报告。

⑥绿色保险市场进程相对缓慢,在实践中面临众多挑战

我国绿色保险试点始于2007年;2008年2月,《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发布,正式确立了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提出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当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利用市场机制防范和分散环境风险的作用已初步显现,但保障范围相对发达国家较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保环责险的企业仅接近4000家,保费规模2.74亿元,绿色保险市场仍有很大拓展空间。此外,绿色保险在发展中还面临如下问题:一是环责险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尚未确立普遍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三是关键配套制度的实施仍面临困难。

根据8月31日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推动绿色保险发展,将继续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

⑦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提升绿色金融水平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发行了离岸绿色债券,市场反响热烈。当前,上海市又在探索在自贸区发行向区内注册的境外机构开放的绿色债券,预计将于年底前簿记发行。该债券旨在借助创新性的外资管理政策,为我国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构建多元化资金渠道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有益的探索。

此外,商业银行也在探索国际化的合作模式。近期,华夏银行与世界银行启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世界银行4.6亿欧元及华夏银行的等量自有资金,以较低的利率水平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能效、可再生能源和大气污染防控等领域重点项目,成为全球第一个应用于能效领域的结果导向型贷款项目。

未来,政府还将加快推动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一是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区域合作机制和南南合作,以及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撬动民间绿色投资的作用,推动区域性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二是积极稳妥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三是推动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鼓励和支持我国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和我国参与的多边开发性机构在“一带一路”和其他对外投资项目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使用绿色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索使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工具进行环境风险管理。

(2)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多方面问题,亟需优化完善

①一些地区缺乏战略上的高度认知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当前,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反过来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环境污染,金融的市场配置功能没能很好发挥,甚至处于无效或反向引导状态,造成生态与产业发展失衡。此外,虽然我国已将节能减排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但在具体领域、项目和企业,环保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对环保违规信息还缺乏完善的发布机制。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企业基本信用报告》所能提供的“环保信息”涉及的企业范围还很窄,信息极不对称。

②跨部门协调合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绿色金融既是生态保护问题,也是金融问题,是涉及多个主管部门的系统工程,因此,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个部门协作机制非常必要。虽然现有绿色金融制度在设计过程中已建立了跨部门协调和沟通机制,但由于制度细节不完善等原因,实践中跨部门协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协作沟通不足,措施落实不力,制约了绿色金融发展。

③金融机构缺少内外部的激励约束机制

从内部看,一些金融机构环保意识还不强,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制度,也缺乏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约束激励机制。在日常经营中,金融机构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很容易被繁重的考核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冲淡。从外部看,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企业和个人“绿色消费”意愿不够强烈,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普遍不严。

④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领域的融资工具还稍显单一,主要是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项目融资PPP为主。未来在绿色证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消费信贷、绿色资产证券化、碳资产管理等领域还需进一步突破创新。金融机构需优化以绿色为主的产品结构,扩大客户覆盖范围,更加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小微项目、个人,逐步构建成熟的发展模式和方案,进一步拓展绿色金融市场空间。

⑤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绿色金融部门或委员会,绿色金融业务混同在一般业务中一并处理。此外,作为新兴交叉性行业,绿色金融人才标准呈现高素质、复合型特征,专业人才十分稀缺。

⑥市场服务中介体系发展滞后

绿色金融业务涉及环境风险评估、碳交易等十分复杂且不断发展更新的专业技术,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分工原理,需要专业性的服务机构来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但目前我国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多数还未涉足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其他诸如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环境风险评估机构、数据服务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尚未建立。因此,必须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培育,并鼓励民间NGO组织继续发挥信息提供方作用。

2、典型银行经验借鉴

(1)兴业银行:十年植“绿”、点绿成“金”的国内先行者

从2006年与IFC合作推出能效融资起步,兴业银行持续深耕绿色金融,形成了覆盖银行、信托、租赁、基金、消费金融等各个领域的环境金融产品与服务,走出了一条“寓义于利”、点绿成“金”的特色之路。

①十年笃行,领军探索,服务绿色发展

2003年兴业银行引入IFC等战略投资者,接触到了国际上关于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前沿理念,开始日益关注并重视银行对环境与社会的责任。多年来,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创造多个业内第一:国内首家采纳赤道原则、首家提供碳金融综合服务、落地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和碳资产质押贷款、首家发行低碳信用卡、首家推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综合解决方案、首批发行绿债的银行、推出国内首单碳配额卖出回购业务、注册发行全国首只绿色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PPP融资、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碳排放交易等方面,同样走在前列。

为实现绿色金融的专业专营发展,兴业银行还在机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创新。2009年在总行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2012年将其升格为一级部门环境金融部;组建了项目融资、碳金融、市场研究、技术服务、赤道原则审查等多个专业团队;在全国33个一级分行设立环境金融中心,同时在一级分行下属的二级分行也配置专职绿色金融产品经理,形成了国内最大的绿色金融专业团队,规模近200人。

②蓄力启航,举集团之力,打造绿色金融全产品链

随着综合化经营提速,举集团之力,打造绿色金融全产品链,成为兴业银行近年来谋划的“新篇”。2015年初,兴业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七大核心业务之一,在集团层面建立专项推动机制,并正式发布涵盖绿色融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投资、绿色消费等在内的“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集团产品体系”,实现“单兵作战”向“集团联动”转变。

具体到企业客户,主要提供绿色金融债专项资金、绿色理财、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绿色资产证券化、节能环保产业基金、市政环保PPP模式等产品以及投融资顾问服务,满足环保企业或项目融资、融智、融商等全方位需求。对于零售客户,则通过绿色理财、低碳信用卡、绿色消费贷等产品,为公众搭建参与低碳环保事业的便捷渠道,引导绿色消费、绿色投资。

目前,经过不断创新升级,兴业银行已形成包括十项通用产品、七大特色产品、五类融资模式及七种解决方案在内的涵盖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到解决方案的多层次、综合性的产品与服务体系,覆盖低碳、循环和生态经济三大领域,涵盖众多项目类型及主流行业,成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线最宽、产品类型最丰富的银行。

③价值传递,沟通交流,共谋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在大力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兴业银行获得了国际国内诸多殊荣,“绿色银行”声名远播。2013年,兴业银行参与完成赤道原则第二次修订;2015年11月,率先签署G20能效融资工作组倡导的《金融机构能源效率声明》。此外,兴业银行还多次参与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牵头的相关政策的制定,成为国内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制订的主要参与者;与国内众多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金融同业、学术机构等广泛进行交流合作;还积极走出去,与新兴市场国家银行同业分享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向客户普及赤道原则等先进理念。

④以身作则,自律践行,倡导绿色办公和生活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兴业银行还积极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金融相互融合,践行绿色理念,倡导绿色办公、绿色生活,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企业运营管理中,自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十年的探索成长,使兴业银行成长为国内绿色金融的领军者,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十分可观。截至2016年6月末,兴业银行为超过6000个节能环保企业和项目累计提供绿色金融融资9000多亿元,融资余额超过4300亿元,在该行企业金融融资余额中占比已超14%。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兴业银行又披露了集团绿色金融“两个不低于”、“两个一万”的中期目标,即集团绿色金融业务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全集团业务平均增速,增长量不低于上年增长量;到2020年,集团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突破一万亿元,绿色金融客户突破一万户。

(2)工商银行:前瞻研究、积极布局的国内一流绿金机构

工商银行多年来始终把绿色金融理念融入到银行的企业愿景、发展战略、信贷文化、政策制度、管理流程、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持续推进绿色金融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时坚持绿色营运,倡导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自身节能减排。

①有效推动全行信贷结构的“绿色调整”

2007年在同业中率先提出“绿色信贷”发展理念并付诸实施,确立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金融机构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并逐步推动各层级、各部门绿色信贷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董事会将绿色信贷发展战略纳入决策事项,将绿色信贷绩效考核、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等作为其监管的重要内容;2011年制定《绿色信贷建设实施纲要》,并每年修订行业绿色信贷政策;吸收借鉴赤道原则和IFC绩效标准,结合国家政策要求以及自身风险偏好,建立了绿色信贷分类标准(四级、十二类)和管理体系;基于先进的IT系统,实施环境与社会风险的全流程管理。

截至2015年底,工商银行投向绿色项目的贷款余额为7028.4亿元,占同期公司贷款的10.2%,高于同期公司贷款增速4.9个百分点;2016年一季度,高于同期公司贷款增速7.8个百分点。

②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工商银行积极探索新型的绿色经济融资模式,通过融资租赁、并购贷款、股权融资、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碳金融等多种综合化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支持优质客户在技术改造升级、研发能力提高、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业务需求。同时着力构建信息化银行,推进跨渠道、地区和业务条线的联动协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效率。

③积极开展绿色金融的前瞻性研究

作为绿金委的第一批常务理事单位,工商银行与国开行、IFC共同牵头第一小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2016年3月,在G20伦敦会议上,工商银行开展的“环境风险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的压力测试研究”报告发布,引起全球金融行业的强烈反响。2016年4月,牵头编制的《绿色金融国际国内案例教材》国内册正式出版。今后,工商银行还计划参与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工作,开展绿色评级、风险量化、“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等一系列课题研究。

④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2012年,工商银行率先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2013年,在全国银行业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代表29家银行做出绿色信贷共同行动承诺;2015年1月,正式成为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金融行动组织(UNEPFI)的会员单位;2016年9月,推动绿色金融成为G20杭州峰会的核心议题。在与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政府部门以及IF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中,工商银行得以及时掌握国家节能环保政策走向,不断提升自身绿色金融能力建设。

⑤持续改善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

工商银行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绿色信贷理念宣传和节能减排行动,同时依托科技优势大力推广电子银行、网络融资等绿色金融服务方式,积极实施绿色办公,打造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银行”。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