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分析报告 > 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拓展蓝海业务经营空间(3)

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拓展蓝海业务经营空间(3)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11月03日18:18分类:分析报告

核心提示:G20杭州峰会将绿色金融纳为重点议题并发出相关倡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国银行业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增长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社会形象均有重大意义,必将成为金融业在“十三五”期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预计到2020年末,我国绿色金融需求将达15-30万亿,市场空间巨大。

二、国外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1、总体发展状况

发达国家普遍较早面临化石能源消耗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为应对挑战,这些国家在绿色金融政策、体制建设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并以此推动了经济转型和培育了新经济增长点。

总结起来,国外绿色金融的现状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社会风险因素被纳入各机构运营的必要考量范围

一是明确金融机构的环境法律责任。1980年,美国出台了《全面环境响应、补偿和负债法案》,根据该法案,银行可能需要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并支付修复成本。在美国,银行因环境问题被起诉的案件多达上百起。

二是要求机构投资者在其决策过程中考虑环境因素。由联合国发起、全球主要投资者组织的国际框架——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强调了投资者需要在投资过程中考虑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ESG)的元素。目前已经有超过20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明确将ESG因素纳入投资项目审核和资产配置分析模型。

三是赤道原则成为参与国际项目的“软门槛”。根据该原则,金融机构在向额度超过1000万美元项目贷款时,需综合评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目前有81个金融机构采用了赤道原则,涵盖全球36个主要国家,占到全球项目融资市场的90%以上。

四是建立起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早批的赤道银行成立专业负责机构,并赋予其制定和发展绿色金融战略的权利和责任。如渣打银行成立了品牌和价值观委员会负责可持续问题;汇丰集团董事会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花旗银行设立环境和社会政策审查委员会对环境可持续性事务专门负责指导;瑞穗银行在东京总部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室”,并要求银行的各个网点根据集团的框架和方针制定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社会责任计划。

五是在信用评级中引入环境因素。如巴克莱银行有专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系统,涉及贷款部门、内部评级部门、环境及社会风险评估部门和声誉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发布了《主权信用风险的新视角:把环境风险纳入到主权信用分析之中》;标准普尔规定在评级过程中需进行ESG考量。

六是要求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的企业符合绿色社会责任规范。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在国际上通常需要披露环境责任信息;商业银行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其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还会经过第三方独立机构鉴证并公布鉴证结果。根据英国Trucost公司发布的报告,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占比在2012年为80%。

七是绿色机构投资者网络兴起。目前国际上有众多机构投资者组成的各种网络,并基于此形成了有关绿色投资的社会责任协议,以推动在投资决策程序中引入环境因素,督促被投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2)“三位一体”: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认可

在国外,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独立的市场化运作以及环保部门的认可是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以德国为例,首先是政府出台贷款贴息政策予以支持。对于环保节能绩效好的项目,可以给予持续l0年、贷款利率不到1%的优惠信贷政策,利率差额由中央政府予以贴息补贴,此举杠杆效应非常显著。其次,金融机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德国复兴银行,其节能环保金融产品从最初融资到后期金融产品销售都没有政府的干预,保证了过程的公正、透明。再次,环保部门的认可是关键。在德国,每个节能环保项目要想得到贴息贷款,必须得到当地或上级环保部门的认可后才能申请。

(3)成立若干绿色投资机构助推绿色金融发展

为克服绿色项目融资壁垒,开发新的投融资渠道,一些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绿色投资机构。这些机构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促进本国或地区绿色产业发展为主要目的,共计11家。

绿色投资机构的创新性体现在它们独特的运营模式,这些模式不同于发放拨款的政府机构,也不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而是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本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②循环使用资本金,保持长久绿色影响;③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绿色项目“量身定做”融资方案;④建立信息公开机制,证明绿色项目的商业可行性,提高行业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

(4)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多样,市场有序发展

一是绿色信贷创新众多,服务对象广泛。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在政府财税政策支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贷款审批等优惠政策,并依托各类创新,开发出了针对企业、项目、个人和家庭的绿色信贷产品。

二是积极参与绿色债券发行,绿债市场迅速升温。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发行了5年期6亿欧元的“气候意识债券”,为全球首只绿色债券。此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欧洲复兴和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机构相继加入绿色债券发行之列。2008-2012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一直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2013年开始,随着绿色债券转向公开发行,各种类型的投资者纷纷跟进,绿色债券迅速升温,呈现爆发式增长。

三是大型金融集团主导下的绿色基金成效明显。目前国际上大规模绿色直接投资的主导方是大型的金融集团。如1999年,世界资源研究所发起“新风险投资”项目并得到花旗集团的资金支持,该项目专注于投资新兴市场经济体环境行业中的中小企业。1999-2012年,该项目共帮助367个“产生明显环境效益”的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3.7亿美元,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30万吨、保护耕地450万公顷、节水净水57亿升。

四是绿色债券基金种类丰富,深受投资者关注。国外绿色债券基金以ETF指数和基金类产品为主,也包括碳排放权类的衍生品等,这些产品吸引了包括个人在内的广泛投资者。目前国际上的绿色指数主要包括标准普尔全球清洁能源指数、纳斯达克美国清洁指数和FTSE日本绿色35指数等。此外,特色指数和基金还包括德意志银行的标普美国碳排基金和巴克莱银行的“全球碳指数基金”等。

五是绿色保险受到重视,业务发展较快。欧盟2004年发布《欧盟环境责任指令》强调污染责任,相关保险业务在欧盟发展较快。德国政府1990年通过《环境责任法案》,强制10大类96小类行业必须参保。英国保险业协会也组织保险公司推出类似保险产品,一旦污染发生,赔付内容不仅包括污染成本,还包括罚金、不动产价值损失、全部相关法律费用和医疗费用等。

六是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全球范围内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还不多,可供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一是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受益权,二是“绿色汽车”贷款,三是建筑物能效改进贷款。

七是碳金融体系设立,金融机构成为重要参与者。从国际实践来看,碳金融产品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碳交易业务、基于碳排放额度的金融衍生产品、碳排放额度保管服务和碳基金。目前碳交易的主体仍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在碳交易中,金融机构担当着供给方和交易中介的重要角色。

2、典型银行经验借鉴

(1)荷兰银行: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

在全球绿色金融的实践中,荷兰银行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荷兰银行一方面减少自身运营给环境的影响,能源消耗自2012年以来下降了31%;另一方面增加在环保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更好的绿色信贷和投资服务,达到了“更好的银行,更好的世界”的目标。荷兰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积极参与并领导国际规则的制定,根据社会需要及时更新

荷兰银行注重程序化的操作,一直强调标准的制定和认真执行。2003年,荷兰银行参与协商制定了“赤道原则”;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荷兰银行又制定了ESG标准,细化了具体的执行规则,并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不断完善。

②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认真履行相关规则

针对ESG,荷兰银行不仅要求贷款客户必须遵守,同时也规定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必须符合。对此,荷兰银行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流程:首先是风险评估,将交易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并结合具体交易可能带来的环境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其次是决策,银行按照ESG准则对交易的评估结果来进行决策,如果达到公司要求,交易将予以审核通过,如果风险不达标,公司会进行额外监督甚至拒绝交易;第三是监督和报告机制,交易完成后,会持续对客户进行监督,并将结果及时有效地公布。

③积极参与市场交易,注重新产品开发

荷兰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中介优势、信息处理优势、资金融通优势,并结合其在绿色金融项目上的经验,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为交易双方搭建交易平台,并提供中介和自营业务。

荷兰银行将绿色金融涉及到传统银行的各个业务领域,注重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对象方面,不仅面向企业客户及大型项目,还延伸到家庭和个人用户,如推出气候信用卡等个人“碳中和”业务,设立与气候变化、环境指数相关的基金(如低碳加速器基金、可持续全球信用基金等);针对企业客户,依据ESG标准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甚至直接参股相关的低碳或环保公司。

(2)花旗银行:全链条管理、成效显著的国际领先绿金机构

花旗银行非常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2007年花旗银行承诺在未来十年对气候友好型项目投资500亿美元,这个目标在2013年提前完成;2015年花旗银行又制定了在未来十年投资1000亿美元的新计划,主要领域包括清洁水、垃圾处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节能产品及可再生能源方面。为实现低碳目标,花旗银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设立专门的机构和管理体系进行目标管理

花旗银行设立了环境和社会政策审查委员会对环境可持续性事务进行专门负责指导,并制定了新的投资标准和ESRM体系,从信贷与声誉两个角度把控环境与社会风险,这为其在全球近50个国家及地区的业务经营树立了良好口碑和社会形象,规避了很多政策风险。

②全链条、多方位的绿色管理

加强对绿色项目的融资,如资助城市进行环境友好和节能型基础设施改造;并尽可能降低自身、客户运营及行业上下游运营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③协同各方力量,注重监督执行

花旗集团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同非营利性组织、客户及投资者的合作,共同监督计划的执行。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