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绿色项目 > 国内案例 > 西部两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调查(3)

西部两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调查(3)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3月23日10:04分类:国内案例

核心提示:六盘水、攀枝花等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内向、结构单一等通病日益暴露,“转型”已成为它们必须完成的“考题”。两地在“去产能、转动能”的转型路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结构调整效果初显。在下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政府还需在托底保障方面下实功。

抓改革 得下实功

六盘水、攀枝花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除了要承担“壮士断腕”的阵痛,还要面临职工安置分流的巨大压力。李再勇、张剡等认为,政府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必须在托底保障方面下实功。

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受访者认为,过剩产业在改革转型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面临转岗再就业职工的技能培训,“新产业需要新技能”;要完善多元化救助体系,对就业困难人员予以多种方式帮扶。

李再勇认为,要创新人才要素供给,着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同时,创新劳动力要素供给,加强教育培训,保证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供给。

另一方面要制定配套政策,优化企业转型的条件和空间。李再勇认为,政府要创新金融要素供给,积极为企业主体提供融资政策支持,创新水、电、气、通讯等生产要素供给,切实为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张剡告诉记者,2015年攀枝花除了帮助安置分流职工,还通过援企稳岗政策让企业少缴社会保险费8000万元、缓缴2.34亿元,并发放稳岗补贴8452万元。

张剡表示,攀枝花下一步将加强开展企业降成本行动,在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试验区框架内,对接争取直购电、钢铁行业脱困优惠电价、留地电量等政策,协调进一步降低主要工业品铁路运价。完善企业“红名单”制度,用好应急转贷、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等政策性资金,从而有序化解过剩产能,引导困难企业盘活存量、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