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绿色项目 > 国内案例 > 西部两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调查

西部两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调查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3月23日10:04分类:国内案例

核心提示:六盘水、攀枝花等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内向、结构单一等通病日益暴露,“转型”已成为它们必须完成的“考题”。两地在“去产能、转动能”的转型路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结构调整效果初显。在下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政府还需在托底保障方面下实功。

去产能敢打硬仗 转动能善使巧劲

——西部两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调查

新华社记者潘德鑫 胡旭

贵阳(CNFIN.COM / XINHUA08.COM)--经济新常态下,六盘水、攀枝花等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内向、结构单一等通病日益暴露,“转型”已成为它们必须完成的“考题”。记者采访了解到,两地在“去产能、转动能”的转型路上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结构调整效果初显。在下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政府还需在托底保障方面下实功。

去产能 敢打硬仗

以“十里钢城”闻名的攀枝花和有“西南煤都”之称的六盘水,均是三线建设时期依资源而建、因能矿而兴的城市。在钢铁、煤炭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去产能”是两座城市转型的首要任务。

“如果不止血,企业生存都困难;而如果不腾出环境容量,新的产业更没有发展空间。”在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看来,去产能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而是要决定整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场壮士断腕的硬仗。

“就像给病人动手术,第一刀肯定割掉已经坏掉的组织。”攀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历说,作为攀枝花当地最大的钢铁企业,已连年大幅亏损的攀钢集团聚集了外界的目光。在市场倒逼下,整个攀钢集团已经关闭产能350万吨。过去几年,攀枝花已经压缩钢铁、水泥、洗煤、冶金等产能超过800万吨。

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告诉记者,六盘水去产能的决心也不含糊。“十二五”期间炼铁、焦炭、铁合金等累计压缩产能2000余万吨,煤矿数量由2475个减至目前的不到300个。

“市场需求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的供给结构不合理。钢铁行业靠简单复制叠加规模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科技创新才是出路。”在唐历看来,去产能既是减法也是加法:既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退出部分中低端产能,也要“有中生优”做强优势产品,通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高用户粘性和产品附加值。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攀钢正围绕高铁钢轨、重载钢轨、钒钛新材料等高端精品进行重点布局。六盘水则依靠循环经济增强传统产业链的韧性和活力,该市已初步建成了“煤—焦—钢—建材”、“煤—电—化—建材”、“煤—电—铝—铝加工”等多个循环经济链条。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