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绿色金融债 “透明”是关键

财新网2018年06月06日10:56分类:绿色债券

“ING观察到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正主动寻求不同的投资主题,绿色债券和社会债券是主要的融资工具。‘透明’是关键,债券发行者通过绿色债券或社会债券发行来传播他们在可持续性方面的努力。”近期,荷兰安智银行(下称ING)亚太区可持续金融负责人赵慧利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绿色债券发展已经初见成效,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额达到371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的22%,成为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国。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为解决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需要每年投资至少2万亿到4万亿元人民币。政府只能提供其中的一小部分资金,因此必须构建绿色融资机制。

但其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近期举办的“保尔森基金会2018可持续性年会”上也坦言,中国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待加强,绿色标准体系还不统一,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第三方评估制度尚不健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

具体从操作上而言,ING可持续市场组织负责人Hans Biemans对财新记者表示,对中国公司而言,可持续性评级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中国公司在这方面评分较低,原因不在于可持续性做的不好,而是没有披露相应的信息,因此研究机构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评分低带来的结果是社会责任投资者们并不会想买这些公司债券。

赵慧利表示,由中国央行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共同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大致上符合国际绿债市场上广泛运用的标准,但若发行方想增加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则需要更恪守国际准则,如《绿色债券原则》。

“虽然在《绿色债券原则》下,外部审查仍为自愿性条件,但在綠色债券发行前后,提供外部审查能够显示出发行者的决心,同时能够对绿色金融工具的质量提供保障。”

国际上发行债券的标准和中国标准大致吻合,但“清洁能源”和“水力发电”中国和国际标准并不相符,赵慧利表示这确实会影响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的兴趣,但其他如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绿色债券是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这些是不会被影响的。Hans Biemans也认为不必太纠结于两者之间细微的不同,中国特色绿色金融已经从绿色“一带一路”中体现出来了。

目前,绿色债券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一般绿色项目周期长,但绿色债券发行期限并不能与之匹配,对此赵慧利建议发行者对绿色项目采取项目组合的管理方式,以应对项目期限与债券到期间不匹配的情况。“发行者只需确保绿色项目库的总资金需求大于流通在外的债券总金额即可。届时,当一个项目到期偿还后,发行者能够替换或者将新增项目加入到其绿色债券组合中。”(记者 张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