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辟蹊径 甘做领路人——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系列峰会引行业热烈反响

10月20日-21日,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暨绿色金融生态论坛在广州市黄埔区举办。从第二届开始,峰会确定永久落户黄埔区;第三届新增绿色金融生态论坛,将绿色发展议题落地到执行路径层面——三年举办三届,历经“十四五”开局及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跟随时代变局展现出清晰的进化轨迹。不少参会者表示,本届峰会议程务实,“大咖”云集,提供的权威资讯和各界主流观点实用性强,对行业企业乃至相关行业发展提升都起到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与广 是社会对“双碳”目标的广泛响应

近几年,继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国有石化企业和跨国公司壳牌落户炼化一体化项目后,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外资企业纷纷在广东投资。广东已成为全球石化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今年8月份,广东省公布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石化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峰会暨绿色金融生态论坛俨然成为一场行业的盛会,但是从实际参会情况看,参会者来源之广泛,令峰会参会嘉宾、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雷涯邻感到惊讶。

“我观察到,来参加这个峰会的,有政府界、企业界人士,有学界代表,有个人参会者,还有从事相关行业科研项目的学生。”雷涯邻说,“一个行业绿色发展峰会参与度如此广泛,其实是社会各层面对‘双碳’目标的一个响应。能响应到什么样的程度,各界的认知是否存在差距,某些政策的出台依据又是什么,这个峰会实际上给各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高站位 是企业发展征程上照亮前路的明灯

本届峰会以“塑造绿色发展动能,加快行业发展创新”为主题,围绕“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碳达峰与碳中和”“氢能源”“绿色金融”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聚焦,以广泛的议题和权威的资讯引出前沿观点,为石油化工与金融领域的各企业搭建起充分交流的平台。

“我听了21号的氢能产业和技术论坛,华南理工大学的廖世军教授在讲解燃料电池应用于汽车的机遇和挑战主题时说,燃料电池技术汽车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锂离子电池汽车,不是燃油汽车;商业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效率和使用成本,不是耐久性和制造成本——觉得豁然开朗!”作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的一名从业者,孙先生对从事工作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前景表示期待。

而从事机械制造业的张先生则坦承,石化绿色发展,乍看与现所从事的制造行业关系不大,但却与行业上游息息相关,而制造业生产过程及产品能耗问题又与“双碳”目标密不可分,峰会提供了一个高站位的视角,让企业看清前路,在发展的过程相应作出精准规划,“绿色发展,是全社会、全行业都必须关注的议题。”

领未来 为共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本届峰会发布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对此,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李志坚给予了较高评价。“蓝皮书的发布,有望为行业将来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目前,绿色金融行业的重点还落在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但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又需要绿色金融,我们希望金融机构和相关的政府部门综合考虑,对将来石化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有所支持。”

从事教育行业三十余年的雷涯邻亦认为,峰会对行业技术和发展前景精彩纷呈的呈现,也让学界看到了行业教育的方向和着力点。

“石油和化工行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主战场,这个行业对教育界有什么需求,我们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方式要往哪个方向走?峰会亦起到了很好的触动作用。”

新时代已经吹响绿色发展的号角。紧跟时代发展,引领行业未来,加快构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石油化工行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是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系列峰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完)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