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论坛】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多边贸易体制应是世界贸易自由化、便利的主渠道

新华财经北京10月22日电(吴郑思)世界贸易组织(WTO)副总干事张向晨21日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上表示,多边贸易体制应该是世界贸易自由化、便利的主渠道,与区域经济关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是可以互补的。

“从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变化来看,我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应该是世界贸易自由化、便利的主渠道。”张向晨说。

他进一步指出,虽然如今多边贸易组织受到了挑战,但早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关系两者是可以互补的。

不过,张向晨也认为,这个互补关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多边贸易体制是强有力的,“而现在恰恰是这个前提出现了问题,多边贸易体制不是那么强有力的,而是陷入了僵局和困境。”

此背景下,该如何看待全球治理呢?张向晨,全球治理体系具有不同的层次,其中多边贸易体制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当全球经济在面对疫情影响时,易感性(susceptivity)和韧性(tenacity)这两个特点同时存在,“正体现了多元贸易体制的基本作用。”他认为,即WTO的基本规则仍然能够支撑着世界贸易体系的基本运作。

因此,对于WTO的改革和全球治理的问题,张向晨表示,不管贸易部长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样的结果,这都不是贸易体制的终点。全球治理需要一个多边贸易体制,这个体制需要共同维护和加强,也需要改革。但改革涉及到谈判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等,并非易事,需要成员们进行真诚的、政策性的对话,一起坐下来讨论。

最后,张向晨说,希望这次贸易部长会能够取得成功,能够为世界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即WTO仍在进展,WTO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仍然能为世界经济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的期望。”


以下是全文:

鞠建东: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欢迎出席2021年金融街论坛平行论坛: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本来这一场论坛应该是由杨燕青女士来主持,大家知道由于疫情的原因,杨燕青女士到不了现场,我代替杨燕青女士主持平行论坛。在此特别感谢各位嘉宾,尤其一些工作人员在这样一个疫情防控的情况之下来开这个论坛是非常不容易,也非常的重要。

出席本场论坛的嘉宾有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先生,他在日内瓦,应该是在线上。另外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Koopman先生也在线上,在华盛顿,还有我,还有金光集团APP副总裁翟京丽女士,大家欢迎!我们同时还有很多观众,在线上听会。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与不对称前所未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期待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普惠共赢的方向改革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远景目标》里面提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和变革,提出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任务,是在一个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在这个平行论坛上,我们将围绕着“RCEP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进行主题演讲,我们首先连线在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先生。

首先请张总干事做精彩的演讲!

张向晨(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谢谢鞠建东教授,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个全球治理的论坛,这个题目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但是跟我现在从事的多边工作有一点儿距离,也就是说我是从事多边贸易体制的,但是RCEP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合作。当然我以前也参加过RCEP的有关工作,包括培训,我们曾经组织过6万人的网上培训。但是既然是组织者,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我想我还是从多边和区域之间的关系,首先谈一些我的看法。

我本人一直是从事多边的工作,很少从事双边的,也从事过区域的,包括中澳自贸区的工作,我曾经是第一任的中国谈判代表,刚才我也说了,也参加过RCEP的一些相关工作,我几十年都是做多边工作。并不是因为我做这个工作就认为多边比别的更重要,而是我从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世界的变化来看,我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应该是世界贸易自由化、便利的主渠道。我也曾经跟同事们说,我是一个多边贸易体制的原教旨主义者(foundamentalist,foundamentalism),我相信这个。但今天,应该说多边贸易组织受到了挑战,有的人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已经不行了,所以要另辟蹊径,那么区域的、双边的是不是可以代替多边贸易体制?其实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曾经出过一个研究报告,对多边和区域的关系做过一个很好的概括,就是认为它们的关系是可以互补的,这个说得很讲分寸,可以是互补,但是不一定。这有一个条件,就是互补的前提是多边贸易体制是强有力的,而现在恰恰是这个前提出现了问题,多边贸易体制不是那么强有力的,而是陷入了僵局和困境。这种情况怎么来看待全球治理?当然全球治理体系有不同的层次,多边贸易体制它是起一个基础性的作用,一会儿Robert Koopman先生会给大家讲面对全球的疫情世界贸易组织怎么看的,各国怎么应对的。

我自己的观察,全球经济面对疫情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叫易感性(susceptivity),就是很容易受到这些冲击的影响,比如说大家知道集装箱短缺,航道堵塞,等等。世界上真的缺少集装箱吗?不是的,有的是,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家成了惊弓之鸟,在疫情下,这就是危机造成的易感性。另外我们强调在应对疫情的情况下,世界贸易、世界经济体现了它的韧性(tenacity),所以这两个特性就是易感性和韧性两个方面同时存在,我认为在这里体现了多元贸易体制的基本作用,WTO的基本规则仍然在那里,能够支撑着世界贸易体系的基本运作,这一点我们不能够觉得理所当然,觉得就是应该是这么回事儿,或者不是这么回事儿。

我们比较一下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世贸组织在应对危机方面,正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所以面临这样的一个现在的鞠建东说的困境,即不对称性、不适应性,全球的变局,多边贸易体制确实面临着考验。这就是想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马上要召开的贸易部长会议可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如果让我做一个判断,是乐观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悲观的?我现在是不愿意做这样的判断,因为从我自己的初心、理想,希望多边贸易体制能够成功,能够取得进展,我们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不应该放弃机会,现在只有五个礼拜,我们应该抓紧一切实际争取取得最大的成果。比如在渔业补贴方面,已经20年了,还不应该达成吗?应该达成了。再不达成,二十年之后我们再来谈这些问题没有必要了,鱼都没了,现在已经过剩补贴了,现在正是时候。当然有很多困难的问题,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积极的迹象,比如说挪威提出一个新的方案引起了一些成员的兴趣,我们希望在MC12上这是一个多边的协议能够达成一致。

还有疫情的应对,总干事DavidWalker上任以来做了很多努力,和很多同事做了高层的对话,和生产商直接面对面解决能够解决疫苗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体会的并不深,因为我们有很强大的疫苗生产能力,供给能力,疫苗的接种的组织能力,但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的,特别在非洲,只有3%不到的人接种了疫苗,大家可以想象这是多么不平衡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除了和供应商的合作,减少破坏以外还需要法律上的保障,这正是世界贸易组织需要考虑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能不能有一个豁免?当然这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欧盟提出一个新的建议,以前欧盟对于这一点是有疑虑的,他们主张用强制许可,而不是用豁免的办法,豁免当然更宽松一点。

另外,现在欧盟提出来可以用豁免的手段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当然这个谈判仍然是很艰难,因为它非常的复杂。

另外,跟咱们讨论有关的,有些讨论和谈判不是所有的成员的,而是部分成员的,这叫GSI,就是部分成员参加的,比如说电子商务,比如说投资的便利化,等等,也有可能取得一些积极的进展,总之我们希望这次贸易部长会能够取得成功,能够为世界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WTO仍在进展,WTO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仍然能为世界经济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们的期望。

第三个问题想跟大家交流一下,WTO的改革和全球治理的问题。不管贸易部长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样的结果,这都不是贸易体制的终点,我们要继续下去。不久前贸易谈判委员会开会时有一个大使引用《007》电影里面詹姆斯·邦德的话,我们要赶紧抓紧时间谈判,We have no time to Die,在MC12以后不是了,因为这个世界的全球治理需要一个多边贸易体制,需要大家来维护和加强这个多边贸易体制,这个体制也需要改革,这个改革涉及到它的一些原来的基本的理念,涉及到谈判的机制,争端解决的机制,这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大家有一个真诚的政策的对话,比如说共识是我们决策的一个机制,但是是不是只要有一个人说不行,大家163个成员的努力就作废呢?是不是这么理解?还有今天我们的会议叫“安全”,过去的WTO里面也有安全,安全从来就存在,但是在多边贸易体制建立之后,这个安全有意的放在一个角落里,不要碰它,我们现在说的贸易开放,如果过于强调贸易政策上的安全,很可能被滥用。什么事都可以跟安全联系起来,有的成员说你要进出口筷子,筷子可以当作武器的,中国有人拿着筷子当武器用,筷子也不能出口了,因为涉及到安全。这显然是很荒唐的。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呢?需要真诚的政策对话来解决,争端解决机制现在缺乏上诉机构的运转,这也需要成员们坐下来讨论。

第四个问题,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是我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我们是一个学术的平台,我现在WTO里面负责与全球学术界的联络工作,我们过去有一种倾向,我们是Work in the Ivory Tower,在象牙塔中工作的,和世界相互隔绝的,但是实际上贸易并不是象牙塔里的东西,它和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企业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打破这种藩篱,和很多学术机构建立互动的关系,有些事情不是WTO里面的人凭自己的力量就能解决的。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经济学家,比如说Robert Koopman先生,但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时候还超过了贸易的领域。我们应该把世界上有智慧的人,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学者、专业机构,建立起来网络来共同面对人类的挑战,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我不认为是纯粹学术性的,比如说气候变化,现在都在讨论。有的人说我要收税了,我要征边境税了,有人说征税不符合WTO的非歧视性原则,你要征我也征,世界就乱了。但是面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有没有一种办法来区分生产者、消费者的责任?

我在这次来日内瓦工作之前曾经去过清华大学和一些学者交流,就是现在做全球价值链的学者提到的,他们认为通过投入产出的方法可以来界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如果可以区别,那就是说有一种全球的方法来对付气候变化或者我们说的碳足迹,来去追踪、分析,这要比一个国家单独的方法或者几个国家的方法要好得多。但是这个东西,我觉得不是太容易,我也希望像鞠建东这样的教授对这些问题有研究,也需要其他的学者一起研究。

刚刚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补贴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非常赞成有的学者认为的,现在我们要讨论工业补贴,这是一个政治上很敏感的问题,但是经济上、技术上,我们又不成熟,没有做足够的研究,补贴的机理是什么?补贴的效果是什么?不同国家的情况是什么?我们不掌握基本的数据和研究,凭什么就可以做出一个结论什么补贴是有害的,什么不是有害的呢?我在日内瓦的时候,以前在中国代表团做大使的时候也和成员交流,这里有一个顺序问题,我们在研究问题上有一个顺序问题。我举的例子就是我夫人跟我出去散步的时候通常做两件事,一个是抹唇膏在嘴上,一个抹防晒霜在脸上,她每次都是先抹唇膏,后抹防晒霜,我就问她这个顺序是一定的吗?不能先抹防晒霜,后抹唇膏吗?我的夫人说不行,因为防晒霜到手上就会沾染油脂,润唇膏的管很细,这样就抹不了。生活有顺序,WTO也有顺序,在很多法律问题上进行谈判之前应该进行经济学的分析,这是我今天想传达的一个主要的信息给大家,希望我们国内的学者能够重视这些问题,提出我们中国的一些研究,这样对全球的治理,对WTO改革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就讲到这儿,希望借此机会表达这样一个愿望,继续和鞠建东老师,还有我们学院的学者、中国的学者保持这种联系,也希望你们积极参与关于WTO改革的讨论,谢谢大家!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