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 垃圾治理迎来资源化“革命”

新华财经北京8月19日电  2020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提出15周年。在这一科学论断的引领下,我国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之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密集度增加,城乡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变,我国城乡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垃圾处理看似事小,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

垃圾处理主要经历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在四个环节中,矛盾主要集中在垃圾分类的“一头一尾”,即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分类处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这一状况至今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尤其是后端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充足的问题依然突出。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垃圾中转站有一座叫“垃圾绿岛”的设施,是浙江青草地控股集团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研发的垃圾就地处理及资源化系统,占地仅200平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50吨。区别于传统的垃圾中转站,这里看不到排水管、污水池,只看到垃圾进去,没有看到垃圾出来。

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垃圾革命”给企业创造了“风口”,垃圾治理也逐渐形成了产业规模。浙江青草地控股集团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林斌表示:“我们已经实现‘把垃圾就地处理成可销售的产品’。若有国家支持,预计到2020年底,垃圾治理的成本即可低于垃圾焚烧的综合成本;到2022年,可能实现垃圾治理成本低于垃圾收运及焚烧的直接成本”(尹杨)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