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从“理念”到“行动”的工行实践

金融时报2019年11月29日15:15分类:其他

在浙江省云和县有这样一座山峰,它海拔1593米,因山上岩石全为白色,且山峰像一只白鹤,因而得名“白鹤尖”。2014年建成的黄源风电场风电机组就架设在白鹤尖峰顶两侧,二十三台随风旋转的风机,与绚丽的山尖景观交相辉映,绘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黄源风电项目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下属上市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资建设,项目总投资3.4亿元,总装机规模3.45万千瓦,其中2.3亿元贷款资金是由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提供。

该项目自建成以来,每年节省标煤2.08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5.25万吨,节约用水18.2万立方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减轻项目建设方的负担,工行浙江省分行在原有贷款利率基础上下浮10%,以“实打实”的优惠支持项目推进。

此外,采用电力牵引,无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烟微粒等有害污染物排放的郑州城郊铁路项目,以有效促进洱海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的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工程二期项目等多个项目,均得到了工行绿色信贷的支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中华大地正演绎着一场绿色蜕变。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指出,绿色金融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和环境效益也进一步显现。一是为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综合性金融服务,有力推进了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二是对清洁取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域和重点民生工程的专项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三是通过支持绿色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对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保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引导社会资本进行绿色投资的桥梁,不仅是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培育新增长点的源泉,也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外,工行还在绿色金融领域率先试水,在业内创造了多个“第一”,例如在境外发行首只“一带一路”主题绿色债券,发布国内首个基于境内机构评价的ESG 指数,创新性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等,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样本。

完善政策体系 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我家的洗澡水、洗衣服的水全部排到化粪池里,然后流到外边有沉淀效果的小方井就直接进入污水管网,一滴水都不往雨水沟里流,全部雨污分流。现在卫生条件解决了,洱海也干净了。”大理市喜洲镇美坝村村民陈万秀激动地说。

今年8月,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工程(二期)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圆满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建成之后可以收集洱海周边184个村落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收集以后通过环湖截污工程(一期)干管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尾水进入生态塘库进行有效的深度净化处理后,最后用于农田灌溉。

据介绍,该项目涉及大理市洱海环湖10个乡镇, 4万户家庭,17万人口的村落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收集处理,概算投资近11亿元。

在这场与污水的战争中,金融发挥了巨大作用。2018年,工行云南省分行发放4.2 亿元贷款支持该项目。

“该笔贷款的发放促进流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实现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行云南省分行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而这,只是一个缩影。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投向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项目的境内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2994.2亿元,较年初增长616.6亿元,增幅4.98%。

“按照监管计量规则,工行贷款支持的节能环保项目形成的节能减排效益相当于节约4644万吨标准煤、减排8958.8万吨CO2当量、削减23.3万吨化学需氧量、3.9万吨氨氮、4.3万吨SO2、3.7万吨氮氧化物、节水4290.4万吨。”工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工行从战略规划、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绿色金融”发展理念。2018年工行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绿色金融建设的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梳理明确加强绿色金融建设的工作主线及具体措施。

对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而言,仅有理念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长期奋战的毅力、定力和大量投入。“一方面,自2013年开始,逐年修订印发行业(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产业给予较高的行业定位,鼓励和引导全行积极支持绿色经济领域信贷业务。另一方面是不断完善绿色信贷分类管理。在借鉴赤道原则和IFC绩效标准与指南的基础上印发《绿色信贷分类管理办法》,按照贷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全行境内公司贷款客户和项目分为四级、十二类,并将其嵌入行内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科学量化管理。”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业内专家认为,绿色金融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最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套创新的体制机制,使得在市场化原则下能够将绿色项目、绿色融资产生的社会效益内生化,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相应的财务收益或财务成本,从而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银行业绿色金融长足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呈现分化状态,部分银行已走在行业前列,而少部分银行仍在探索,层次梯队差距显著。

“以大型银行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发展中显著走在前列,相对的,少部分银行至今仍没有相关的绿色发展意识,也没有建立绿色信贷相关的完整组织架构,甚至还未设立绿色信贷相关职能岗位,无法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直言。

对于银行业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连平建议从五方面着手:一是将发展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高度,积极推动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二是开展同业交流和合作,携手共促绿色金融发展;三是做好体制机制等配套工作,为绿色金融发展保驾护航;四是针对绿色金融开展多角度研究,全面提升专业水平;五是大力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积极占领价值链高地。

发行绿色债券 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始于2006年,中国是一个后来者,但是在2016年建立绿色债券市场的第一年,就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0%,成为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除了绿色债券的发行数量,中国在软实力和制度建设方面也成为全球领导者。”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

在绿色债券领域,商业银行是较早的探路者。近几年来,商业银行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上始终保持发行规模领先、发行品种多样的态势,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统计,2018年,共计30家商业银行参与到了绿色金融债的发行中,相比2017年的20家主体更加丰富。具体而言,贵州银行、河北银行、九江银行、重庆三峡银行、兴业银行和重庆银行均各发行两只绿色金融债,其余24家商业银行则各发行1只。

商业银行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贡献不仅体现于其在境内绿债市场的深度参与,也体现于其对境外绿债市场的开拓和探索。截至2019年年中,我国在境外发行的40只绿债中,商业银行发行量占比达72%,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2018年我国在境外发行了15只贴标绿色债券,其中商业银行共计发行10只,占全部数量的66.7%。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28日,工行在卢森堡发行了首只“一带一路”绿色气候债券,在发行标准、发行金额、投资主题方面创下了多个市场“第一”。从发行价格来看,“一带一路”绿色气候债券处于中资可比同业最优。美元3年期浮动利率、5年固定利率及欧元3年期浮动利率的点差均处于中资可比同业最好水平。

据了解,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工行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已经投放或即将投放的可再生能源、低碳及低排放交通、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四类合格绿色信贷项目。

据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工行此次绿色债券发行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该笔债券发行标准较高;二是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方面管理严格,工行各业务条线资金使用方案由绿色债券工作组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框架,制定合格绿色资产清单,设置台账,逐笔记录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三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工行在发行过程中承诺定期发布绿色债券年度报告,相关内容还将在《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披露,同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报告进行认证,监督披露的真实性。

“此次绿债发行在产品定价、债券设计、路演宣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发行人海外发行绿色债券提供重要的借鉴。”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一位绿色金融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商业银行是我国绿债市场中最重要的发行主体、购买方和服务提供者,未来应高度重视绿债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寻求自身业务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实现带动国内外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发行绿色债券除了要考虑‘首单效应’带来的示范作用外,还要重点关注其自身经营状况、流动性状况和国际国内宏观经济背景,让绿色债券真正服务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让发行绿债成为一种主动选择,这是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提升内在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该研究人士建议。

开展环境压力测试 推进绿色金融领域前瞻性研究

“近年来,中国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国际合作等具体领域快速发展,并逐步掌握了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马骏告诉记者。

马骏认为,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就是中国推动了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

作为全球最早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研究的金融机构之一,工行自2015年启动“环境风险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压力测试”系列研究,以火电和水泥行业为例,量化测算出环境风险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相关成果在G20与环境风险分析国际讨论会等国际平台发布。这一成果不仅是中国商业银行首次开展环境风险量化和传导机制研究,在全球商业银行也处于领先地位。

“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针对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可能会上升。这样的结论会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对环境高风险领域的贷款,从而释放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对绿色产业贷款和投资。这种做法的结果相当于政府在零财政支出的基础上,惩罚污染产业,补贴绿色产业,这是中国绿色金融界的创新。”马骏表示。

业内专家称,西方国家以前所做的环境压力测试主要针对保险公司,因为保险公司提供很多巨灾保险,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所以必须深入研究银行业面临的环境风险。

2017年工行将压力测试拓展到钢铁、电解铝行业,相关成果在环境风险分析国际讨论会上进行了正式发布,并与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进行了碳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压力测试。

此外,工行还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进行了水风险压力测试研究,相关成果已经于2017 年3 月全球发布。

分析人士认为,不同行业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研究的深入开展,填补了中国商业银行环境风险量化和传导机制研究的空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引起了国际国内绿色金融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

除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外,工行还积极推进绿色金融领域的研究工作,发布了国内银行业首个《ESG绿色金融评级及绿色指数研究报告》,为投资者开展投资决策和规避风险提供参考。为配合ESG评级和指数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工行还开发了“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和“工银指数管理系统”,两个系统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环境数据的质量。2018年12月,工行与中证指数联合研发的“中证180 ESG指数”正式上线。该指数以工行ESG绿色评级为基础,利用本行长期积累的数据优势,有效提升了ESG评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绿色金融,从理念到行动,还需要更多撬动支点。业内专家表示,对金融机构而言,除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符合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外,还应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探索融资租赁、并购贷款、股权融资、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碳金融等多种综合化金融服务方式,促进绿色发展。正如《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所言,支持市场主体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工具和业务模式,切实提升其绿色金融业务绩效,是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商业可持续的生动体现。(记者孟扬)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