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流域:筑牢西部生态屏障 共谋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28日17:24分类:国内案例

新华财经西安11月28日电(记者雷肖霄、邵瑞)黄河自内蒙古入陕西,浩浩汤汤,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赋予了这一段黄河独有的特色,成就了李白笔下“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壮阔景象。而近年来,沿黄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瞩目,如何筑牢西部生态屏障成为沿黄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重心。

——拦沙入黄守水土

在一番细致考察之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将他领衔的黄土高原淤地坝新材料新技术示范项目,落在了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畔、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腹地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辛店试验场,并把其中的一个淤地坝——白草洼坝作为“柔性溢洪道”研究对象。

绥德水保站辛店试验场副场长崔乐乐告诉记者,这里既创建了陕北第一座大型淤地坝,也有最新的淤地坝科研项目正在进行,是淤地坝实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重镇。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在千沟万壑中筑起的淤地坝,则是减少泥沙入黄的拦沙“卫士”。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百姓摸索出来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它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一道人工屏障,从而起到“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作用。

“从1953年开始,绥德水保站开展淤地坝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在黄河中游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绥德水保站辛店试验场场长白平良说,黄土高原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的淤地坝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共有11万多座淤地坝。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总工程师党维勤告诉记者,经过社会长期发展变化,以及几十年的水保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确实变好了。“以前20毫米降雨就会有径流和泥沙的沟口,现在50毫米的降雨也不会有。”

——植树造林固水土

黄河流入陕西省宜川县,遇到了它在陕西境内最窄的河床,从20多米的陡崖上倾斜而下,形成了著名的壶口瀑布,也成就了晋陕大峡谷的百里画廊。

独特的地形风貌造就了这里壮美的风光,却也成为了限制发展的一大因素。

宜川县林业局副局长郝云峰介绍,宜川县山势陡峭、土层浅薄、土壤贫瘠、风力较大、降水较少、兔害严重,为植树造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长期水土流失导致很多地方是石沙质,几乎没有土质,树木成活率很低。随着几十年来的植树造林,生态已经有所恢复。”

如今的宜川县,由“黄”变“绿”,林地面积大幅增加。近30年,依托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完成各类营造林165.4万亩,全县林地面积从89.2万亩增加到21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提高到56.7%,森林蓄积量由153.8万立方米增加到556万立方米。

林密山青环境美,野生动物“好还乡”。随着林分质量、更新能力和环境容量的稳步提高,宜川县内的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壮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数量从200余只增加到3000只以上,世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原麝、金钱豹再次出现,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生态环境的稳步修复,也为宜川县发展林下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宜川县发展经济林约45万亩,形成了“林木抓果业、林草养畜禽、林景搞旅游”的生态富民发展模式,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由1979年的149元增加到2017年的11366元。

——统筹谋划 以“绿水青山”共建“金山银山”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守护好黄河流域的生态才能实现沿黄经济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多位政府部门人员及专家呼吁黄河流域各城市间要加强联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沿黄经济带治理。

延安市发改委主任张骁卫表示,黄河流域生态比长江流域更脆弱,更应突出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长期以来,各地小打小闹、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问题明显,期盼国家出台整体规划指导地方开发,地方再根据国家的大方针及当地自然禀赋完善各自子规划。

张骁卫建议,总体规划需要明确保护的重点在哪里,哪些区域是可以开发的,特别是对综合性的开发给予明确的边界,目前黄河只有水利方面开发的界定。

渭南市区域合作协调办公室主任王斌介绍说,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5年多以来,渭南、运城、三门峡、临汾四市围绕国务院批复规划进行探索,在基础设施联通、旅游资源整合、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公共卫生领域、县一级的次区域协作方面取得一些初步成果,但协调机制依旧不够顺畅。

王斌建议,总体性规划应确定产业分布上的格局,以及对区域和城市空间上定义的格局。同时,建议区域发展注重培育中心城市,带动引领区域发展。“渭南、运城、三门峡、临汾四市属于'穷伙计抱团取暖’,体量比较接近,自然禀赋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发展过程中难免竞争。”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