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也要“看天”: 万亿资金风险重重 气候投资风控模型落地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11月27日09:31分类:其他

极端气候增加所造成的金融投资风险,正日益受到全球大型资管机构的密切关注。

近日,美国环境责任经济联盟Ceres针对500家大型国际公司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相关因素,正令逾万亿美元资金处于风险之中。

与此同时,美联储10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正开始将气候变化与金融投资风险联系起来,原因是美联储认为当前众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工具、模型和情景设计并没有考虑到气候相关风险的长期性,但气候变化对金融市场的实际影响已经显现。

IMF更是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金融风险难以量化,但多数研究显示,关于经济和金融成本损失估计达到数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金融监管部门日益关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金融投资风险同时,包括中投、外管局等境内大型金融机构正将气候变化纳入投资组合风险评估体系。

“甚至一些境内大型私募机构也在纷纷布局,但他们做法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增持黄金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投资风险,因为他们发现,黄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股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相关性较低,一旦气候变化导致保险股、农业股、大宗商品价格异常剧烈波动时,黄金较低的波动性反而能让他们减少损失。”11月26日,一位境内大型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分析师向记者透露。

他承认,相比欧美大型资管机构,国内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投资风险方面依然“步伐较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多数金融机构资产全球化配置尚未完成,将气候变化纳入投资组合风险评估体系的动能较弱;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依然缺乏成熟的模型,将气候、上市公司业绩波动、产业经济发展波折等数据有效联系起来进行精准预判。

“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引入欧美一些基于气候变化的投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补充,但它们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他强调说。

中资机构侧重规避“投资损失”

为了全面阐述气候变化对金融投资的风险,美联储将气候变化风险分成两大类,一是物理风险,即气候变化对商业运作、经济活动中断的破坏,由此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二是转型风险,即环保、消费者行为、技术创新等因素驱动企业与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由此造成的额外资本开支与石油等传统产业潜在经济损失等。

美联储认为,当前金融市场各类资产价格尚未充分反映上述两大气候变化风险所造成的冲击。若投资者突然要求将这些风险计入资产价值,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断崖式影响,甚至对金融稳定带来潜在的不利后果。

“事实上,多数欧美大型资管机构已经针对上述两大气候变化风险做好了应对措施,比如针对极端气候出现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冲击,很多资管机构已通过风控模型自动买入股指期货做风险对冲,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给某些产业造成的损失冲击,这些大型资管机构正在调低相关产业股票企业债的配置比例等。”对冲基金MKSPAMP分析师SamLaughlin向记者透露。

但在中国,目前包括中投等大型金融机构则侧重针对“物理风险”做好应对策略。毕竟,一旦极端气候出现导致相关上市公司遭遇停产或业绩下滑,相应股票价格额外下跌会对整个投资组合造成“直接”的损失。

上述境内大型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分析师向记者指出,目前混沌投资等国内期货私募机构正将气候变化纳入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的风险评估。比如美国夏天炎热气候导致玉米减产,他们就会适度调高玉米期货套期保值的执行价格。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气候变化对金融投资的风险冲击日益明显,今年以来引入海外基于气候变化的风控模型的境内资管机构日益增多,甚至他们要求海外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定制化服务。比如境内私募基金采购了一套全新的量化投资模型,主要是针对极端气候增多对欧美保险股投资风险的评估。毕竟,极端气候增多将导致欧美保险公司赔付额高于市场预期,由此造成股价下跌并创造不错的沽空套利机会。

“我们近期也向一家中国资管机构提供基于气候变化的原油期货投资风险评估模型,因为全球温室效应正令各国加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由此造成传统原油需求下滑幅度可能超过市场预期,这家私募机构希望这套投资模型能创造相应的套利操作收益。”大宗商品咨询公司CommodoreResearch董事总经理JeffreyLandsberg向记者透露。

“如果这些投资模型实践效果良好,未来我们就可以要求中国私募机构将部分资金交给我们进行投资管理,由此创造更高的业务合作收入。”JeffreyLandsberg指出。

境内外风控水准的“落差”

尽管中国不少金融机构在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投资风险方面颇有建树,但相比欧美大型资管机构,依然存在一定落差。

以贝莱德(BlackRock)为例,它已将气候变化对金融投资风险的冲击,细化到美国市政债券、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和电力公用事业等特定投资品种领域。

“目前,我们还无法将气候变化对金融投资风险的冲击,落实到这些另类投资品种身上。”上述境内大型私募基金宏观经济分析师向记者透露,这背后,一是境内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数据,无法像贝莱德般通过梳理分析以往气候与经济损失数据,找到两者之间的具体关联性;二是缺乏成熟的风控模型研发体系,贝莱德专门为此组建了可持续投资团队,配合全球固定收益团队归纳各类债券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但国内多数金融机构尚未考虑组建专门团队;三是缺乏实践效果检验,当前贝莱德有能力对上市公司在以往极端气候期间财务损失进行分析,以量化方式计算出这些极端气候对当地经济与劳动生产率的冲击,从而给予精准的投资操作建议,但境内金融机构刚刚涉足ESG投资,还无法洞察上市公司应对极端气候的做法能拯救多少财务潜在损失。

“所幸的是,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提速,越来越多海外资管机构在境内获取私募牌照并发行私募产品时,都将各类基于气候变化的投资风控模型带进来,让我们能近距离学习借鉴。”他透露。目前他所在的私募基金正与一家海外资管机构合作发行一款私募产品,其中一个套利策略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预估未来数年中国冬天大幅降温的几率,以及煤炭天然气需求大增幅度,由此买涨挂钩煤炭天然气的股票、期货产品套利。

不过,这项投资策略能否成功落地,首先还得迈过“水土不服”这道坎。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