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土换青山 林海淘真金——延安退耕还林20载造就绿色奇迹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03日16:15分类:国内案例

新华财经西安9月3日电(记者梁娟、姜辰蓉、蔡馨逸)20年间,在曾经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一场由黄到绿的生态巨变悄然发生。1999年,中央启动退耕还林政策,作为源起之地的陕西省延安市,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参与其中,他们不仅改变了黄土高原千百年来的面貌,还从千万亩林海中走出致富路。

抛在旧时光里的记忆

“南泥湾好地方……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歌里的南泥湾有陕北“好江南”之称。但20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山坡被开垦成农田,南泥湾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在74岁老人侯秀珍的记忆中,坡耕地产量极低,当地农民一年到头在几十亩耕地中辛苦劳作,却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

“过去山上都是农田,土地根本存不住水,一下雨连泥带水就往川道的稻田里泄,农民只能用盆把稻田里的泥往外舀。”侯秀珍说,“那时候山上的耕地一亩地一年才打100来斤粮食,广种薄收。”

除了庄稼,还有满山的牛羊。“尤其是山羊,不仅吃草和树叶,连草根都用蹄子刨出来吃掉,树皮都啃光。”侯秀珍说。雪白的羊群所到之处,本已脆弱的绿意更难留下,只剩一片荒山秃岭。

资料显示,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

在许多当地人的记忆中,退耕还林前的延安一刮风,尘土遮天蔽日。“过去我们这里的人,男的不敢穿白衬衫,女的不敢穿白裙子。因为出去转一圈,回来就剩土色了。家家门口都挂着个掸子,进门头一件事就是在门口掸土。”当地人说。

绿树成海重塑新延安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退耕还林工作,在延安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这是一场深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生态治理工程。据延安市政府统计,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有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参与到这一工程之中。

闫志雄在退耕还林之初,是延安市吴起县南沟村的村干部。“当时我们下定决心,拿了国家的退耕还林补贴,就要把树栽好,让周围光秃秃的山峁绿起来。”闫志雄说,“我们挨家挨户地跟村民做工作——要把栽树当喂娃娃一样;羊必须圈养,谁家的也不能上山。”

如今的南沟村,青山连绵。“山上的林子,都是村民一棵一棵栽起来的。”闫志雄说,“延安干旱缺水,栽树不易。一片林子往往需要两三年的补种,才能长起来。”

据陕西省林业局统计数据,经过20年不懈努力,延安完成退耕还林1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5%。

在南泥湾,山上的地退耕了,绿树逐渐成林,泥水不再下山,川地里的稻田也增产了。现在的南泥湾,蓝天白云之下,青山伫立相对,中间百亩稻田与百亩荷塘缀连成片,俨然一派秀丽的江南风光。

“村里的劳动力解放了,孩子们不再跟着大人种地,都去上学了。这几年村里不仅出了很多大学生,还出了研究生、博士生。这种日子在过去哪里敢想?”侯秀珍说。

青山成就“致富经”

来自陕西省农业遥感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延安的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8年的81.3%。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8年的315天;入黄泥沙量从退耕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88%。

“绿水青山”不仅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延安人带来了致富的新机遇。

南沟村凭借青山、绿水、窑洞和花田构成的山水田园美景发展起了旅游业。景区开业仅半年,收入就达到100多万元。作为景区股民的每个村民都是受益者。

看着新的南沟村,闫志雄踌躇满志。“这些年我们村里人的收入噌噌地涨。1996年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多元,现在有1万4千多元;过去村里是羊肠小道,东西要靠'人背驴驮’,现在是车水马龙;过去住土窑洞、点煤油灯,一下暴雨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现在村里都是石窑、洋房。”

在延安,宝塔、安塞的山地苹果,延长、宜川的花椒,吴起的香瓜,延川的红枣,黄龙的板栗、核桃,这些产业已成为退耕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在主导产业支撑下,延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退耕前的1356元提高到2018年的10786元。

延安市林业局统计显示,目前整个延安林果面积已达676万亩,仅苹果年产值就达到120亿元,森林旅游年直接收入达1.2亿元,林下经济年收入8.1亿元。(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