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创新:绿色集聚效应创新区域金融

《当代金融家》杂志2019年第8期2019年09月03日10:34分类:分析报告

微信图片_20190903102049

刘兴亚 安徽省金融学会会长

发展绿色金融,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保障。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全省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着力发挥金融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金融发展体制日益完善

一是完善政策框架。

2016年12月,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省金融办、财政厅等七部门印发《安徽省绿色金融体系实施方案》,首次系统提出全省绿色金融发展的要求与目标、绿色金融产品发展规划、保障与激励机制等,成为全省绿色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辖内各市人民银行积极贯彻落实方案要求,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纳入辖区重点督办事项,联合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方案、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省上下一盘棋,绿色金融推进体系初步形成。另外,《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方案》《安徽省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与绿色信贷衔接办法(试行) 》等政策性文件陆续落地,引领金融机构树立并推行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理念,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树立政策导向。

2018年11月,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制定《安徽省银行业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并自主研发“安徽省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系统”,从2019年一季度正式开始对全省银行业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开展业绩试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作为金融机构申请再贷款、再贴现、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及绿色信贷抵押方式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释放出货币政策支持绿色信贷发展的强烈信号,有效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践行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力。

三是加强协调配合。

作为安徽省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专项小组成员单位,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持续加强与省生态环境厅、地方金融监管局、银保监局等部门沟通协调,依托“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建立全省企业环境信用信息与绿色信贷衔接机制,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各市人民银行积极通过绿色金融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建立与市发改委、经贸、环保、科技等部门信息共享平台与协调机制,并通过金融要素对接会等形式,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无缝对接。

绿色金融战略布局逐渐清晰

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力军。近年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紧密围绕制度、人才、产品三大核心,优化绿色金融管理机制,有效提升绿色发展效率。

一是健全制度、优化流程,增强总体战略的执行力。

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绿色金融各项监管要求,积极完善绿色金融配套制度,主动实现绿色信贷与环保信息的关联对接,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绿色经济领域。如徽商银行制定《徽商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逐年更新授信政策,明确年度绿色信贷总体目标。宁国农商行修订完善《安徽宁国农商银行绿色信贷行业目录》,对目录内的授信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准入、优先审批、优先支持。

二是创新产品、保障服务,提升营销战略的竞争力。

近年来,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秉承市场原则,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绿色项目提供长足保障。如徽商银行、民生银行合肥分行等与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签署“环保贷”合作协议,对生态环境厅建立的环保项目库内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省财政厅设立环保项目风险补偿资金池,为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保基础设施等项目贷款进行增信和风险补偿。兴业银行合肥分行为绿色项目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建立绿色项目FTP价差补贴机制,对符合要求的绿色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进行专项补贴;通过兴业基金为国祯环保成功发行全行系统内首单以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收入作为基础资产的私募ABS,为企业创新解决中长期稳定资金需求。

三是完善架构、加强考核,提高人力资源战略的吸引力。

2017年以来,马鞍山农商行持续加强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致力于打造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度数字化运营及强大内在驱动力的全国首家绿色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各国有商业银行安徽省分行、股份制银行合肥市分行也纷纷建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或成立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推动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建设方面具有天然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如宁国农商行设立安徽农金系统首个绿色金融事业部,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在综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设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开展考评工作,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徽商银行从千分制考核中拿出40分专门用于绿色信贷考核,按季公布、按年考核,考评结果作为相关人员职位晋升的参考因素并与分支机构及个人绩效薪酬奖励挂钩。

聚焦供给侧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发展

一是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全省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改善。

银行业金融机构紧密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产业政策、监管要求,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推动全省绿色信贷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9年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2056.16亿元,同比增加24.1%,其中,45.29%投向绿色交通运输项目,17.05%投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11.43%投向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9.78%投向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在绿色产业政策的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的资源配置功能,以绿色促转型,以绿色调结构,以绿色补短板,让绿色金融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点。一方面,绿色金融正成为金融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从风险收益角度改善了银行资金的行业配置效率;另一方面,绿色资金向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倾斜,环境效益凸显。据测算,2018年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共支持省内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9.93万吨、化学需氧量9.23万吨,节约158.52万吨标准煤,节水9111.49万吨。

二是推进直接融资,绿色债券品种趋于多样化。

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的推动和协调下,徽商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贷款,具体包括节能、污染防治、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等。铜陵发展投资集团、黄山城投集团、国轩高科等先后发行绿色企业债17.5亿元,淮海实业2019年成功发行全省首支绿色公司债券6亿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城镇化项目建设、新能源电池开发等,有效拓宽了绿色发展融资渠道。

三是强化风险保障,绿色保险防范环境风险成效突出。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是当前绿色保险的主要险种。2014〜2017年,安徽省针对环保厅名录下重点污染企业积极开展环责险试点,搭建由省环保厅、省保监局组织领导,人保财险、平安财险以及大地财险3家保险公司集中承保,投保企业强化管控,各方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共保体”发展模式,率先启动以工业园区为单位的环责险统保模式,率先建立全国首个第三方环境风险评价专家库,率先利用红外遥感和无人机技术辅助环境风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试点期间名录内企业参保率高达78%。试点工作结束后,环责险承保单位由原试点的3家保险公司扩展为20余家,环责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19年5月,累计为全省2600余家风险企业提供超过22亿元风险保障,对增强高风险及污染行业环境意识、提升其环境风险防范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撬动社会资本,绿色基金市场化运作逐步成熟。

绿色产业基金是对绿色企业或绿色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2017年年初,黄山市推动建立了国内首个跨省流域绿色基金——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投向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开发三大领域,用于促进区域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项目。基金首期规模20亿元,2017年1月完成首笔投放3000万元,用于徽州区循环产业园项目。2017年9月,根据财政部相关要求,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转型成为母基金,并下设PPP引导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两大类。2018年9月,产业引导基金与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安徽省专精特新暨新安江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40亿元,分4期设立;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基金投资额已达9649万元。

坚持立足资源禀赋,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地方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

明确绿色金融标准,是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当前,绿色金融标准重复建设和标准空白问题并存,一方面,金融产品的范围界定、分类及管理要求存在多重标准,引起绿色识别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绿色认证评级、环境信息披露等缺乏可操作性的统一标准,相关工作推进不足。近年来,人民银行总行为建立健全国内统一、国际认同、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应在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框架内,建立稳定的地方标准复制推广机制。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有公信力的龙头型、专业型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深入开展绿色评级、环境风险评估、环境损害鉴定等绿色金融专业服务,提升绿色金融配套服务的广度、深度。同时,丰富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鼓励引导绿色保险深化发展、创新绿色基金运行模式、加强碳交易、排污权等绿色金融细分市场的建设,推进完善地方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助推地方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动力。

安徽省共有银行176家,其中法人银行151家,占比86%,法人银行绿色信贷市场份额仅占全部银行机构绿色信贷总额的10%。从调研情况来看,辖内法人银行虽然建立了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及相关管理制度,并将绿色信贷业务纳入目标责任制指标考核,但依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绿色信贷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二是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人才匮乏。同时,相较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地方法人银行面对的绿色信贷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充斥次级客户的高风险市场。因此,应健全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的激励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将绿色金融工作成效纳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范畴,财政部门利用有效的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撬动社会资本加大绿色投入,基层央行发挥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指挥棒”作用,鼓励银行提高绿色资产占比,金融机构着力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加大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引进与培训交流力度,通过“几家抬”,合力增强银行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加强产融对接,营造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良好市场环境。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襟江带淮,承东启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地带。辖内地区差异明显:皖北地区如淮北,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受化解过剩产能、城市转型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绿色信贷投放增长乏力;皖南地区如黄山,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绿色信贷规模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绿色融资模式多渠道拓展,绿色金融助力旅游业态日益丰富。因此,安徽地区发展绿色金融,应立足资源禀赋,从绿色项目需求端与绿色资金供给端同时发力,一方面,瞄准优势主导产业,构建高质量绿色产业体系,做好绿色项目库建设工作;另一方面,鼓励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拓展绿色金融业务领域,形成绿色金融集聚发展效应,打通信息壁垒,实现精准对接。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