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到底划算不划算?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年08月21日16:01分类:其他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尽人皆知的真理,可如何将放错的“资源”“归位”,却如山川险阻般艰难。好在,虽然险阻,亦有不断尝试:今年7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条例”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依照条例,对“资源”“归位”处置不当,个人或将面临最高200元的罚款。

然而,在上海、在华东乃至全国,垃圾分类达到预期,何止一则条例能够完成。随着新闻引发的涟漪,各种声音迭现,垃圾分类到底划算不划算,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一项工作的成败,只有条例和热情是不够的,精细的盘算和长久的信心更重要。毕竟,“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厘清盘根错节,才能拨云见日,“有益”的事业,也需“有利”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

为何成本如此“高昂”

根据上海城市管理执法局发布的数据,7月1日,条例执行当日,上海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各单位4216家,教育劝阻881起,开具623张责令整改通知书,依法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20起。

看来,“分类”并不简单。“是什么垃圾”的打趣声背后,更有经济层面的考量。

“垃圾分类,需更多的垃圾桶,是环保还是污染?”“分类装袋,消耗更多的垃圾袋,是环保还是污染?”“垃圾分类的清洁,消耗更多的水资源,是环保还是污染?”

人人皆知垃圾分类有益,但实践着实不易。有人从人工成本盘算,“上海人每天花在垃圾分类和投放的时间多了12分钟,按钟点工时薪25元计算,一吨垃圾约需花费人工成本约2500元”;有人从房价角度推算,“垃圾袋和垃圾桶变成以前的四倍。多放置垃圾桶导致需要多购买2平方米室内面积,价格是18万元,按照投资理财年收益6%计算,一吨垃圾分类,需要14794元的额外成本”;更有人从机会成本、隐性成本考量……

于是,有声音惊叹:为什么垃圾分类如此“昂贵”?垃圾分类到底划算不划算?

审视问题,不由想起若干年前的“一次性筷子之争”:人们皆知一次性筷子消耗大量树木且破坏环境,但彼时消毒柜尚未普及,一次性筷子却是成本收益考量后无奈的“最佳”选项。而今,消毒器具齐全,不需等到人们觉悟提升,问题便迎刃而解。

因而,一时一地的静态考量,终归赶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成本收益的核算,也不能仅站在个体和一时来思考。

捡起撒在地上的米粒

“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提到。

虽然现象孤立、随机地出现,背后却往往暗含着复杂的成因和联系。成本收益的思索,更应兼顾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网络上题为《关于垃圾分类的极简经济分析》文章指出,“由居民个人或家庭来履行分类的责任,是承认了这样一种前提——由于垃圾在混合之后的分拣工作就类似米粒儿掉到地下后要想再捡起来,非常困难”,因而与之相比,如果居民提前进行分类,在全社会角度看,效率会高得多,这成为垃圾前置分类的基本逻辑。

曾经,垃圾分类虽有号召,却无法实现:当一些居民们将分类好的垃圾整齐打包后,却发现门口只有一只垃圾桶,即便有两个,也被环卫师傅倾倒在一辆车中。而环卫部门也有苦衷:大家都精心分类,可一旦有一两件垃圾没有分类,就会“坏了一锅汤”,整车的分类垃圾毁于一旦。

彼时,垃圾分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相关设施并不完善,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分类后的垃圾处理装置专业而 “挑剔”,如果居民没有完全科学地分类,在纸张中混入了玻璃,就如同“汤锅里的老鼠屎”,而令成本本就“昂贵”的前置分类工作前功尽弃。

垃圾前置分类,就是“捡起撒在地上的米粒”。分散的工作集合之后诸多不便,不如在分散之时就予以解决。原来由政府部门委托专业机构承担的工作,上移到居民家中,形成优质的生态链条,从而在全社会层面节约成本,获得收益。

资源会流向最善于利用它的人手里

不让“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何分?怎么分?这是最现实的困难和最实际的需求。为免于处罚,人们学习分类知识的需求暴增。

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虾壳、面膜、瓜子壳、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医用棉签、包裹着狗屎的纸巾、小龙虾、包裹着猫屎的猫砂、头发等成为十大“拎不清”垃圾;众安保险的智能风险管家众安精灵也列出了用户查询的前十名:苹果、电池、塑料袋、鸡蛋壳、卫生纸、狗屎、瓜子壳、衣服、玻璃、鸡骨头。

于是,几乎在政策落地伊始,相关服务纷纷上线。

平安智慧城市针对垃圾分类打造了“智能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监管平台”,通过三大架构层次递进式实现垃圾的摸底、分类、监督和展示;支付宝则表示,其人工智能技术已可实现对海量图片的识别、分类。“AR识别的特点是不断自学习,识别的物品越丰富,准确率越高”,城市服务总经理朱春勇如是说。金融壹账通则开发了针对垃圾分类的小程序,和支付宝类似,也是通过识别图片来进行“垃圾分类”。还有多家支付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银行AI团队等相继推出了带有AR扫描功能的垃圾分类小程序。

经济学家科斯曾提出:“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属于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最善于利用它、能最大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即资源配置最优化。”在分类压力日益增加的时刻,专业、现代化、功能完备、体系健全的分类指导服务、甚至线下服务,已经开启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前景。既有的废品回收行业,也许正在面临全面升级。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会更有效率,从而降低个人担负的成本,提升社会总效益。新型的垃圾分类产业,正在向“风口”迈进。

如果将垃圾分类当下尚未“落地”的成本,对比一个正在勃兴的产业,以及该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与吸收就业,这座“划算不划算”的天平,或许已经倾斜。

教育投资的收益难以估量

令天平“不划算”一边变得更轻的,是环保教育投入的长期回报。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早在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就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提到。

“教育是最值得的投资”,因其回报的量级和持久度,是当下难以估量的。因而,“垃圾分类”的教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其所引发的舆论讨论、网络热度,意义远大于吃剩的小龙虾究竟该扔在干垃圾桶还是湿垃圾桶中的具体问题。

瑞典是把垃圾回收做成了国民经济的典范,其1%的垃圾填埋、99%的垃圾回收利用率令人叹服。他们用厨余垃圾转化成沼气,为汽车和公交车提供能源,剩余的渣滓用来做堆肥。焚烧垃圾产生的能量加热炉中的水,给全国20%的家庭供暖,产生的蒸汽,又通过发电机组,为5%的家庭提供廉价电力。

这其中,有着技术设施的完善、技术研发的领先,更有教育带来的无尽力量,这才真正把垃圾回收变成一门好生意。现在,瑞典几乎人人都知道,4吨垃圾等于1吨燃油。而此前,瑞典人却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培养国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据报道,瑞典将垃圾分类纳入国民教育大纲,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习相关知识,参观垃圾回收过程,再回家普及理念。其分类规则严苛,以至于牛奶盒要清洗好才能扔……而今,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瑞典的民族传统,内化成公民心中的行为准则。

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教育的回报,在数十年后才能显现,但其收益是无法估量的。数年后,我们回首当年垃圾分类“到底划算不划算”的讨论时,或许会感激于当下付出的那些“高昂”的成本与尝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