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精耕细作喜迎“丰收季节”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8月12日15:18分类:其他

致力于打通绿色金融发展“任督二脉”

——广东省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精耕细作喜迎“丰收季节”

联合发起设立规模20亿元的花都空港产业投资母基金;携手中铁建、铁四院联合体成功中标61亿元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建设PPP项目;参与设立广州绿色科技投资中心等绿色产业基金;与新希望集团合作设立绿色农业基金;并购上市公司深圳普路通,推进“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的绿色供应链发展战略……

广东省绿色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色金控”)成立仅三年多,便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绿色金融成绩单。

2017年6月,国务院将广东省列为全国五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绿色金控是广东省广州市实施该项工作的主要载体之一。“我们将绿色发展作为公司主战略,综合运用基金、信托、保理、租赁等各类金融工具,加大在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农业、绿色建筑以及传统企业绿色升级等领域的布局,绿色项目投资累计规模已经超过30亿元。”绿色金控董事长吴立扬表示。

得益于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深耕细作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近日绿色金控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9中国资产管理年会暨十二届中国资产管理“金贝奖”颁奖盛典上,荣获“2019最具成长性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奖项。

多管齐下解决绿色金融发展瓶颈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各地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迅猛。但在实际操作环节,发展绿色金融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吴立扬认为,当前绿色金融的挑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绿色金融项目的认证评估标准体系亟待建立,目前认证评估标准各异、方法各异,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绿色市场”;二是绿色金融业务的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机制待完善,提高金融企业资产结构的“绿化水平”任重道远;三是各类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人才储备力度待加强,特别是缺少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绿色金融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支撑;另外,银、证、保、信、基以及私募基金、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不同类型的机构在绿色项目及其主体的选择上存在着不同偏好,客观上需要有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的介入,促进金融供给与多元化绿色需求之间的对接。

针对这些问题,绿色金控在推进投融资结构的绿色转型方面开展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依托母公司广州金控全牌照金融业务的优势,绿色金控大力拓展涵盖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基金管理、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投融资服务能力。同时,借助地处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的优势,积极融入绿色金融标准化制订、项目库遴选、制度化设计工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全牌照范围的产融互动和投融匹配,有效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提高绿色项目的业务占比。

人才是第一资源。吴立扬认为,要实现绿色金融的效益“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离不开熟谙金融资本运作与绿色产业特征的复合型人才。比如一个绿色建筑项目在投资建设与运营过程存在哪些风险,需要专业复合型人才从项目建设运营、投融资运作等各个角度全面辨识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才能将投资风险降至“最小化”,同时实现各方效益“最大化”。“因此我们始终致力于扩充绿色金融领域的人才团队,引入不同实体经济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我们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构筑强大的风控防火墙。”她强调说。

入主上市公司普路通助力绿色金融多元发展

在积极布局绿色金融领域的同时,绿色金控也在不断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今年上半年,绿色金控取得上市公司深圳市普路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002769,SZ)的实际控制权。

吴立扬表示,“这使得绿色金控可以借助上市公司普路通的行业资源与供应链管理能力,深挖各类绿色产业项目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机会,进一步将绿色金融产业做大做强。”

比如在战略实施层面,绿色金控正着力研究发展绿色供应链服务的具体路径,实施“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三轮驱动战略;在业务创新方面,绿色金控依托母公司体系内的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租赁、担保等各类金融资源,开发针对绿色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选择。

“在新发展理念的驱动下,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场空间广阔。依托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先发优势,绿色金控将进一步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在推动设立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立绿色金融服务标准、健全绿色金融风控机制、加强绿色产业投后管理等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并希望能推广开来。”吴立扬强调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