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万山的绿色转型之路

经济参考报2019年08月08日08:58分类:国内案例

玻璃栈道、悬崖泳池让游客流连忘返,新能源汽车公司生产热火朝天,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创意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地处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近几年通过转型,一座新的城市正茁壮成长。

“万山称得上‘凤凰涅槃’。”贵州汞矿最后一位生产矿长李晓康说。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曾是全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经过大规模开采,资源走向枯竭。2009年3月,万山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依托旅游、新能源、加工、高效农业的转型之路,度过艰难,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2015年,万山通过招商引资,按照5A级标准对原废弃的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开发,打造了朱砂古镇。目前,这里可容纳300多人就业。

72岁的侗族老人杨前坤家住朱砂古镇附近,他擅长竹编工艺品制作,用竹篾制作的果篮、背篓,古朴但不失大方。旅游公司专门把他请到景区来,为游客编织竹编产品。“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卖200多块,再说景区热闹,在这里也好打发时间!”他说。

自2015年起关闭一批涉汞企业后,当地在发展新兴产业上下功夫。2016年,山东一家公司投资20亿元在万山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一年后,首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个项目也解决了500个就业岗位。

“我以前在广东上班,上有老下有小,不方便照顾,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骑电动车只要五六分钟。”公司员工潘发平说,她是2018年7月来这里上班的,车间的活儿也不是很累,关键是离家近。

曾经卖资源,如今卖文化。2015年以来,万山投资3亿元建成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将57家朱砂工艺品企业集中引入园区,统一标准、统一外观、统一标识,抱团发展,打造产业标准化生产、研发、销售园区。目前,产品销往北京、山东等地。

31岁的瑶族村民舒丽鹃,家住万山区万山镇。今年4月,她来到产业园上班,主要从事销售工作,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万山经开区副主任刘桂春说,过去资源“按斤卖”,现在是“论克卖”,随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相信会带动更多群众就业。

高效农业也在同步发展。2015年,从山东引进九丰农业公司,依托其技术、管理等优势,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64个,覆盖45个村,与5160户贫困户1.82万人建立起利益联结。

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山区委书记田玉军介绍,目前全区37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2.57万人减少至1533人,实现产业脱贫覆盖率、贫困户利益联结率、农村公路“组组通”通达率100%。(记者汪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