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供给侧改革:农信社这个抓手不可忽视

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07月25日10:06分类:其他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供给总量偏低,产品服务单一,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目前条件下,如何加强农村金融的供给力度,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转型的资金需求,支持乡村振兴建设,就记者日前在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农信社的调查情况来看,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农信社这个抓手不可或缺。

首先,农信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历史的原因,农信社本来就是因农民而生,现在也因农民而活着。就浙江而言,该省每10位老百姓,就有8位选择浙江农信的服务;每5家企业,就有1家与浙江农信携手同行。同时,农信社全系统承担了浙江省一半以上的农户贷款、3/4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以及绝大多数低收入农户贷款。“浙江农信多年来坚持‘姓农、姓小、姓土’的核心定位,秉承‘做小不做大、做实不做虚、做土不做洋’的理念,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民营经济发展,用实践来服务实体经济”。浙江省农信联社理事长王小龙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历史上来看,浙江目前较有名气的企业,其创业初期大多都是从当地农信社贷的款,比如万向、吉利、传化、荣盛、奥康等”。

安吉农商银行董事长马连贵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吉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探索县域的绿色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安吉农商银行早在2008年就量身定制了“美丽乡村贷”,累计发放8.4亿元资金,通过资金提前介入,共帮助118个行政村完成美丽乡村改造。2016年,安吉农商银行又成立全国小法人银行首个绿色金融事业部,设立绿色专营支行,建设绿色普惠金融标准化体系,为小法人银行发展绿色普惠金融贡献了“安吉方案”。与此同时,安吉农商银行还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及整村授信等活动,不仅与农户和小微企业主掏心窝、亮家底,还主动倾听农村需要什么、农户期盼什么、小微企业迫切希望解决什么?

底气在哪?那就是遍布全省各地的网点。据了解,浙江省农信联社在全省拥有营业网点近4200个、丰收驿站11100余个、村级服务点2万多个,是浙江省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日前在浙江省农信联社调研时,对浙江农信的评价是“做业务最实、与民企最亲、离百姓最近的‘三最’银行”。

其次,农信社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因为各种原因,工农中建交等国有金融机构的县域机构曾撤并减少,因而对农村金融的供给总量明显偏低。但就农信社而言,因为监管规定,角色定位就是支持县域及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记者在德清部分山区还了解到,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当地村民发展民宿有资金需求,但金融机构少。为解决山区村民的融资难题,德清农商行党委书记陈春仿告诉记者,德清农商行工作人员在山中挨家挨户地走访,为当地推出了“民宿乐”贷款,为经营者提供不高于500万元的信用贷款,用于民宿修建、材料采购、设施采购、装修、租金交纳等。办法就是因地制宜,设计出“农村综合产权”抵质押组合贷款,将农村股权、农房、林权等产权归属清晰的各类资产、权利纳入贷款抵质押物品范围,按照“抵押+信用”模式,将农村“资产”转化为“资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浙江县域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支持民企发展也是浙江农信社立社的重要基础。据悉,到5月末,浙江农信社支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461亿元,总量超过浙江省银行业民营企业贷款的1/5。除“三农”领域外,经营性贷款绝大多数投向了民营企业。民企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94%。在所有民企贷款中,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新增334亿元,占民企贷款增量的55%。

再次,在新时代条件下,如何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农信社因为人员、网点的优势,可以发挥党员干部的堡垒作用,从而带动当地村民的治理水平。“简单地讲,就是谁的信用好,谁就可以得到贷款”,桐乡农商银行行长王国良告诉记者,浙江桐乡是“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国示范点,桐乡农商行以此为契机,以党建引领为切入点,启动“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三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桐乡市服务党群创业创新‘金融惠农’行动”。王国良说,桐乡农商行首创“三治信农贷”,为农户提供最高30万元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

另外,桐乡农商行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亿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与桐乡市“三治办”、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联合发文,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合力。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桐乡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230.35亿元,比年初增加15.21亿元,增速7.07%;五级不良余额1.53亿元,五级不良率为0.67%,比年初下降0.18个百分点。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