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大青山脚下崛起绿色经济产业带

内蒙古日报2019年07月23日11:21分类:其他

夏至刚过,一场大雨使得位于大青山脚下的呼和浩特市呼和塔拉草原更加生机盎然,绿意满眼。

“真没想到呼和浩特天这么蓝,草这么美,山这么绿,水这么清!”吴越一家是从河南郑州来呼和浩特旅游的,“来之前还担心这里会是沙尘满天,如今看到眼前的一切,完全被这里的‘绿色颜值’刷新认知。”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从大青山环境治理入手,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大青山脚下打造出绿色经济产业带,探索出一条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建设和谐共赢的发展新路。

行走在大青山前坡,遍布沿线的育林区和生态公园,满眼皆是怡人的生态绿;抬头远望,几朵白云点缀在明媚的天空中,满眼又是沉醉的生态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大青山模糊了四季界线的颜色让人沉醉。

“青草相伴、绿树环绕,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发展以来,绿色经济成为了发展新优势。”新城区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自豪地说,“2016年,我们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称号。去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评估验收。”

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改造的出发点。

在大青山脚下的甲兰板村,千亩生态休闲果园打造成为集现代生态林果示范、林果业科学研究、品牌果品生产、科普教育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果园。村民们激动地说:“我们尝到了农业科技带来的实惠,产量增加了,收入增加了,这日子咋能没有奔头。”

讨思浩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铺窑村的雪菊采摘基地、大窑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区域生态优势,呼和浩特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着力从改善环境、恢复生态、推动转型、带动发展和形成引领等方面树立多维度视角,切实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利用大青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在筑牢首府生态屏障的同时,巧打“生态”牌,使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相融合,积极培育休闲旅游产业,为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发展增信助力。

大青山脚下的水磨村,依靠原生态自然风光,大力打造水磨民俗文化村,并积极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日渐红火的旅游业给全村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财气。依靠着秀水青山爆火于网络的恼包村,已接待游客上亿人次。

“今年,新城区将全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大青山前坡旅游品质、消费档次和产业层次,形成重点突出、多点支撑、点面结合的全域旅游产业新格局。”新城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晓燕说。

野马图村、陶思浩村、生盖营村……依托大青山前坡的生态建设,呼和浩特市从顶层设计上厚植生态文明基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走出了一条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