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能垃圾分类的长沙实践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22日10:10分类:国内案例

新华财经长沙7月22日电(记者阮周围 陈宇箫)输入手机号,选择回收垃圾的类目,机器自动开箱,智能识别并称重……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湖南长沙近年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可回收垃圾的智能分类处理。其中,不仅有企业的踊跃参与,还有高校科研机构的投入研发,不断拓展“互联网+垃圾分类”的商业运作空间,为智能垃圾分类打开更广阔的舞台。

智能垃圾分类延伸进社区

在长沙岳麓区湘桥佳苑,小区里的2台“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每天都有住户“光顾”。记者看到,“小黄狗”由6个大回收箱体和一块触摸电子屏幕组成,包括金属回收、废弃塑料回收、纺织品回收、易拉罐和塑料瓶回收、纸类回收、玻璃和有害垃圾回收。按照类别提示,将废弃可利用的垃圾分别投入不同的箱子,回收设备就会对投入垃圾进行智能识别和称重,并根据不同垃圾种类的价格计算返现金额。

小区居民、83岁的朱怀明从去年起,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和老伴一起将分好类的生活垃圾带下楼,去“喂小黄狗”,并获得相应的“环保金”。“垃圾分类是每家每户的'分内事’,家家户户齐心协力,小区才干净整洁。”老朱说,“小黄狗”激励居民主动投递可回收垃圾,改变了过去垃圾混合、气味大的情况,使小区环境卫生更上一层楼。

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进社区,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切实改善了周边环境。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沙已投放“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467台,覆盖了52个社区及一些机关单位和学校。平均一天可收集约10吨垃圾,而一台机器能让小区一个月垃圾减量5%-10%。

据了解,这些被回收的垃圾在进行二次分解后,通过资源循环再利用获得“新生”。比如,纸质废品被送进造纸厂,纺织品被加工制成布袋、地毯、拖把……中午时分,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位身着工作服的垃圾清运人员娴熟地将回收箱内的废品打包,并更换上新的收纳袋。他们介绍,居民也可以用手机App查询附近回收机的位置和状态,选择定点投放。

据《2019年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今年,长沙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现社区覆盖率100%。同时,逐步建立居民家庭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和区县(市)生活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

高校科研机构助力智能垃圾分类

除了企业外,高校科研团队也正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科技加入到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处理之中。

“互联网+”智能塑料包装瓶回收机项目带头人、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老师陈敬炜向记者展示了团队的科研成果:一个塑料瓶投入回收机中,通过包装瓶识别装置中的光电传感、图形识别、重量传感等“检测”后,被压缩破碎处理,同时瓶子“主人”也可以在手机终端设备上得到相应的现金或积分返还。

“团队基于条码、称重、图形和材质识别技术的集成,不仅精准快速,还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少数用户为获得返现出现的'诈骗行为’。”陈敬炜说,项目的研发部分已经全部完成,还获得了4项国家专利,现在正推动将其产业化。

他介绍,现在的中国塑料包装瓶市场,各种饮料的总产量已突破6000万吨,每年至少需要PET树脂塑料瓶500亿个。其中,长沙地区每年塑料瓶消费量至少2.5亿个。“我国正处于回收机市场的初步投入阶段,全国的饮料瓶回收机市场份额较大。”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运作空间大,机器的功能拓展也更容易,产品推广上大众的接受度也更高。”陈敬炜认为。

据了解,2018年,长沙市岳麓区已基本完成29个社区(村)82个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区全年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在40.12万吨,对比2017年同期减量27%。

智能垃圾分类尚需深入人心

目前,垃圾分类已在长沙部分地区普及。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垃圾分类意识尚不够深入人心,企业创新力度不够,宣传垃圾分类的力量也相对薄弱,还需居民、生产者和政府相关部门投入心血,为智能垃圾分类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仍需提高。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有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投放的小区中,仍有部分人员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将干湿垃圾混合丢入小区垃圾站,导致脏水横流、臭气熏天。更有甚者,将砖头、石块等建筑材料投进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试图“蒙混过关”“骗取”环保金。“小黄狗”公司负责人表示,恶意投递行为出现后,公司会通过后台找到投递的注册手机号,予以短信提醒或封锁账号,但让居民意识到垃圾不分类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才是目的。

其次,企业需注入新鲜血液,增强创新意识。陈敬炜及其研发团队发现,目前垃圾智能回收行业创新程度还远远不够。“举例来说,目前我们接触到的企业有愿望去做这项工作,但研发力量不足,投入也不够,而且他们普遍以商业驱动模式为主。如果单纯照搬照抄别人东西的话,很难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他说,对比企业,专业院校具备相关研发能力,但缺乏市场开发能力和充足资金,两者可以互补。他建议学校应提供相关平台,供企业和学校交换信息、促成合作。

另外,还应加大力度宣传垃圾分类。陈敬炜等专家表示,由于传统的垃圾分类模式有相对坚固且封闭的群体,他们不容易接受新鲜血液,久而久之,导致垃圾分类推广不到位。“垃圾分类主要依靠老百姓形成自觉行为和习惯。”专家建议,可以从具有高附加值的垃圾回收做起,广泛布置智能垃圾回收机器,利用互联网手段,让大家自觉使用的同时也获得返利,相当于一边做垃圾分类一边收获乐趣。此后,可以把高附加值的垃圾回收向普通垃圾回收拓展,长此以往,有助于老百姓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