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以绿色金融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年06月25日10:02分类:国内案例

让哈尼梯田水更肥苗更壮

云南省红河州以绿色金融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采访见闻

地处云南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地方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全省粮食的重要供应地之一。近年来,红河州金融部门从州情实际出发,借力发力、主动作为,以绿色金融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引领元阳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取得了工农业“一肩担两头,助力齐发展”的骄人成绩。记者近日驱车前往红河州进行了采访。

老厂区孵出“金凤凰”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开远市金融机构以政府发展新型工业园区为契机,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完善工业园区金融服务,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开远市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开远市小龙潭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例子之一。

红河州开远市有600多年的褐煤开采历史,这里拥有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露天煤矿,目前已探明储量达10.5亿吨。小龙潭煤矿、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大唐红河开远电厂等知名大企业均围绕在煤矿周围生产。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也导致其他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压力加剧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开远市金融机构以政府发展新型工业园区为契机,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完善工业园区金融服务,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开远市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开远市小龙潭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就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例子之一。小龙潭镇以前有56家小规模的豆制品企业,采用传统的锅炉烧汽,户户冒烟污染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小龙潭火电厂曾存在高耗煤、高污染的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人行开远市支行引导当地商业银行加大绿色信贷投入,重点支持建设以豆制品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开远市小龙潭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该园区利用电厂的发电余热生产,按照统一供汽、供电、供水、集中处理污水排放的原则对入驻企业进行管理,既激活了传统煤电产业,又解决了以往小企业分散经营、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难以监管的问题。实现了从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向循环经济发展的转变。

“产业园是2015年10月在国电小龙潭发电厂和小龙潭矿务局闲置土地上开工建设的,当时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在富滇银行的贷款支持下得以顺利推进,如今园区一期工程已经建成34个标准化厂房,目前正在开展二期项目建设,已经建成并投产7个标准化厂房,园区目前入驻41户豆制品企业。”顺着开远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成云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排排蓝白相间的标准化厂房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山间,颇为壮观。朱成云接着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幢3700平方米的厂房,平均每天生产10吨豆制品,按照每公斤11元的市场价计算,一幢厂房每天大约有11万元左右产值。

“2018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豆腐皮生产基地,豆腐皮销量占据全国60%的份额。园区的规模大,当然前期投入也很大,仅建设豆制品生产线及污水处理厂就花费了4.2亿元,多亏了那笔1.7亿元贷款。”朱成云再次提及富滇银行的贷款,并激动地说,人行开远支行通过召开金融联席会等方式,引导富滇银行对园区给予重点支持,指导富滇银行向园区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了难题。

“富滇银行这笔贷款是该行创新贷款模式的结果。”据人民银行开远市中心支行行长黄静介绍,该产业园项目是在租用土地上建设,而富滇银行项目贷款无法在租用土地上发放。为解决产业园区的融资难题,该行积极探索,打破传统项目贷款模式,以“其他土地抵押+担保”相结合的方式,为贷款提供有效风险保障,成功发放项目贷款1.7亿元用于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富滇银行第一笔在租用土地上发放的项目贷款。

金融“活水”不仅激活了产业园区建设,而且润泽了园区内企业。走进开远华涛工贸有限公司,干净宽敞的厂房内一锅锅乳白色的豆浆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豆香味;一杆杆金黄色的豆腐皮挂满厂房,十分整齐壮观……见到该公司总经理储继荣时,她正在厂房内忙着指挥生产。

工人正在豆皮车间里忙碌生产 张佳佳摄

“我们这个地区因为气候和湿度适合,生产豆腐皮历史悠久,有很好的工艺基础。我今年37岁,已做了10年的豆腐皮生意,最早在石屏县做,后来搬到小龙潭镇做,2018年11月开始在园区工厂做,生意越做越大。”储继荣向记者提供了公司进入园区前后的数据:以前她的公司有396口锅、生产面积1000多平方米,20个工人一天生产豆腐皮3吨到4吨;如今有1150口锅、生产面积3900多平方米,89个工人一天能生产豆腐皮11吨。

“进入园区后,这里的豆制品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豆制品也更好销售了,产品目前已经走出云南,远销江苏、湖南、浙江等省。春节期间更是供不应求,甚至有外省的经销商开着车来园区‘蹲守’等货。”储继荣告诉记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所需资金量也在增加,每天都要10万元左右的资金流才能确保正常生产,富滇银行贷给她200万元用于购买黄豆,缓解了刚扩大生产规模时资金紧张的状况。

“银行工作人员经常到园区了解我们的资金需求,服务上门,贷款审批很快,我的贷款半个月就下来了,而且按照基准利率收息。”储继荣高兴地说,按照公司目前发展状况,估计不久就能还清贷款。

金融机构人员到华涛工贸有限公司调研企业生产情况 张佳佳摄

“该工业园区是云南省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有助于优化开远产业结构和生态建设,人行开远市支行有意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向园区企业倾斜。不仅是富滇银行,针对园区企业无符合条件固定资产抵押的情况,开远各银行机构积极探索,通过引入第三方增信、订单融资、小企业联保等方式,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实现信贷投放,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黄静举例说,邮储银行开远市支行和开远市农信社引入省农“担担保”,成功对园区内9户企业发放贷款1700万元;华夏银行红河分行采取“订单融资”方式,根据园区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给企业提前授信,根据提货单和供货合同放款,资金受托支付至供货企业,目前已成功授信企业两家,金额500万元;开远市农信社对园区企业采取联保方式给予贷款支持,目前有3户企业通过此方式获得贷款900万元。

哈尼梯田找到“双赢路”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元阳县依托公司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工厂化鱼苗孵化技术优势,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最终形成保护与发展“双赢”,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统一。

5月的哈尼梯田,嫩绿的水稻幼苗一排排整齐地插在水中,水底下游着鱼和泥鳅,水面上鸭子成群嬉戏……记者刚到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如诗如画的田园风景扑面而来。

“这里就是呼山众创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了,是元阳县农信社贷款支持的项目。不过,在这之前,这里的梯田还面临‘弃耕’的窘境。”人民银行元阳县中心支行行长王良军的介绍称。

呼山众创“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张佳佳摄

据介绍,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云南省哀牢山南段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总面积约100万亩,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世居民族在1300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垂直跨度超过1500米、梯级达3000级的农耕文明奇观。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然而,梯田无法机耕,种植需要重体力劳动,梯田种稻始终面临种植成本高、单作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并且旅游开发中当地农户的收益并没有显著增长,还带来垃圾污染,曾经一度出现冬闲田、水改旱、抛荒的现象。如何避免梯田“弃耕”,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困扰着当地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

“快来坐下歇一会。”45岁的哈尼族村民李正福刚整备完梯田回来,一见记者便热情地从屋内拿出两条长凳招呼记者坐下休息。坦率直爽的李正福很快便和记者拉起了家常:“我家的2.5亩梯田被呼山公司以一年3000元的租金租用了,现在帮公司打理梯田,公司每个月给我3000元的工资;我老婆也在公司工作,一个月能拿2200元的工资。算下来我家一年有6万多元的收入。”

“政府鼓励我们村发展旅游,还帮我们统一装修了房子,村子也越来越好了。”李正福激动地说。

“坐拥哈尼梯田这一世界级资源却难以创造最大经济价值的现状正在改变。”据元阳县呼山众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岳绍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元阳县依托公司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工厂化鱼苗孵化技术优势,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即在梯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养鱼、养鸭,水稻的叶子、碎稻谷、田间的小虫是鱼和鸭子的“大餐”,鱼和鸭子的粪便是水稻生长的肥料。三者互惠互利,最终形成保护与发展“双赢”:整个种养殖过程绿色、无污染,这种生产模式提升了梯田土地产出率,生产的绿色生态稻米的市场价格是普通稻米的几倍,由此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统一。

“公司通过‘流转土地付租金、招聘务工付薪金、股份合作付股金、保底收购付底金、精准扶贫献爱心’五种方式,积极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截至去年底,共带动23000多户农户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00多户。辐射带动作用大,当然公司投入也很大,仅两个集装箱养鱼基地建设就需要800万元投入,还要流转大批量土地。不过,有农信社的贷款支持,我们有信心做大做强这个公司。”岳绍自信地说,农信社扎根农村,审批贷款很快,公司贷款申请后一般一个多星期就能获得贷款,公司这些年有贷款需要都是找农信社。他告诉记者,元阳县农信社在2017年6月和2018年5月分别向公司发放1350万元和400万元贷款,期限3年。接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信社按照扶贫再贷款执行利率4.35%收取利息,每年公司可以省去70万元的利息费用,3年至少能省去200万元的利息费用。“200万元用在公司里可以做很多事情,对企业能起很大作用。”岳绍激动地说。

“元阳县农村信用社积极运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根据‘稻渔共作’融资需求特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企业‘量体裁衣’提供金融服务,即一次授信3年,随用随还,循环使用,无费用,无违约金。”王良军表示,元阳县农信社向“稻渔共作”提供的低成本信贷支持,在促进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8年12月末,元阳县农信社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的“稻渔共作”产业贷款余额为2284万元。其中,1750万元用于支持呼山众创公司发展稻渔鸭综合种养和建成2500亩的生态休闲庄园;400万元用于支持元阳县粮食购销公司研制开发萌芽红糙米、萌芽留胚红米、萌芽精制红米等高端产品;134万元用于支持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稻渔养殖。

“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推进元阳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是红河州发展绿色金融的一个缩影。”据人民银行红河州中心支行副行长徐英介绍,近年来,红河州各金融机构牢固树立绿色信贷意识,加强对绿色信贷的供给力度。截至2019年3月末,红河州绿色贷款余额为139.15亿元,同比增长56.27%。(记者苏丽霞 通讯员 薛盘栋 张佳佳)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