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青:以绿色金融的理念解决垃圾分类问题

环境经济观察2019年06月24日16:25分类:分析报告

绿色金融的理念解决垃圾分类问题

——城市环境与经济长周期历史演变的几点思考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绿色金融是以金融理念来引导改变长期投融资行为的整体生态,促进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框架,有很大的应用场景,其中就包括垃圾分类这一场景。

绿色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短期和长期的期限错配。在理论上,受西方环境经济学的长期影响,解决外部性问题似乎是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相比于初始状态,加入外部成本后,环境问题似乎就消失了(就经济学中的效率标准而言)。

比如,就理论上,让老百姓来承担垃圾分类的成本后,垃圾产生量就会下降到合理水平。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条件。在现实中,有两方面的约束。

一是外部成本不容易内部化,其中有很多原因,这里其他的原因不展开,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毛利很低,任何微小成本的引入就足以摧垮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是否还能实现社会意义上的最高效率,就值得怀疑了;

二是外部成本内部化后也未必解决环境问题,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企业承担外部的环境成本了,但却不能“独享”环境保护的收益,很多文献试图证明成本与收益是对等的,比如波特竞争力假说就证明环保搞得好的企业竞争力也更强,不可否认,这个成本-收益机制的确是存在的,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在付出环境保护成本后往往等不到竞争力变强的那一天。也就是凯恩斯所讲的“在长期,我们都已经死了”。

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期限错配问题,放在资本市场中来看其实很容易理解。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之前,企业等个体很难实现大规模经营,其原因就在于企业的大规模经营需要长期资金(投资),但资本市场却只能提供短期资金(储蓄),如果没有银行居间其中将众多短期资金搭配成长期资金,那么就根本无法想象企业可以开展大规模经营。所以就此而言,理论上将利率界定为资金的成本,并通过市场实现均衡的过程并没有错,但在现实中仍然需要这么一个解决期限错配的金融机构。

所以,我们可以从金融,以及绿色金融中找寻解决垃圾问题的途径。将金融引入绿色发展,在G20的白皮书中,首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期限错配问题,绿色发展所需资金周期更长,因此除了收益之外,期限错配的挑战或矛盾更大。怎么解决呢?目前的一种解决办法是进一步提高绿色项目收益,以此来对冲解决期限错配所产生的成本,另一种办法就是绿色债券或资产证券化,用更低的资金成本来对冲风险,形成风险溢价。

就垃圾分类而言,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资金的期限错配,但在效用层面上有期限错配的影子,居民当期在垃圾分类上的投入(等同于短期储蓄),可以在长期产生收益或效用(等同于长期回报)。

这里面同样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长期收益可预期吗?比如通过垃圾分类提高房价,这样的收益也许存在,但需要通过时间证明;二是长期收益即便存在,与短期投入相比,仍然是错配的,怎么办?

一直以来上海在执行绿色账户制度,其实是符合期限错配理论的,具体做法是用毛巾肥皂等“小恩小惠”来直接兑现短期投入的收益,政府通过短期投入来获得长期收益,本质上是有利于解决垃圾分类过程中的期限错配问题。

但问题是,这个绿色账户机制没有考虑“中间人”的收益,在资本市场中,这个中间人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知道,银行金融机构正是受“利息差”这一利益驱动,才愿意承担这个资金中介的任务。绿色账户制度的中介是政府,虽然也有一些政绩上的激励,但总体上这个制度没有做到各方的“激励相容”,因此注定是要失败的。后来绿色账户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如绿色账户登记者开始“微寻租”)。

那怎么办呢?目前的解决途径是立法,从激励机制走向惩罚机制。立法的确是一个办法,在无法解决期限错配的情况下,就执行严格的法律,用执法成本来取代“中介成本”。但惩罚机制有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标准问题,如果有明确的标准,法律的执行就比较有效,但就目前情况看,在分与不分的标准上是比较容易明确的,而在如何分的标准上却不容易明确。比如,在一整袋垃圾中,如果混入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垃圾物,执法者其实很难识别,最后的结果将形成“逆向选择”,造成法不责众。

所以问题的症结仍然在于如何解决期限错配,近期开始出现一个值得研究的“新事物”,那就是“代扔垃圾服务中介”,居民购买第三方服务来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目前还不清楚这个新事物是否有生命力,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这为解决期限错配提供了一个市场出口(之后可以演化为资本市场出口),通过第三方中介服务,社会长期的环境收益就化整为零,与短期的垃圾分类努力相对应。如果垃圾分类的执行够坚决,以及执行范围够大(覆盖所有城市),那么服务中介市场就会够大,产生够多的规模效应和收益,最终通过某些绿色金融的政策手段,将这些服务引导到资本市场中,或许将成为立法之后,通过再次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当前垃圾分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