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蚂蚁森林、菜鸟绿色行动获表彰

中国发展网2019年06月06日09:43分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1日起,联合国环境署和阿里巴巴共同发起互联网环保活动,公众在淘宝、天猫、支付宝、饿了么、菜鸟裹裹、盒马等阿里巴巴旗下20个APP搜索“绿色”,就可以参与到种公益林、回收纸箱等80多种绿色环保行动中,成为“阿里巴巴绿色星球”环保达人,活动预计将带动近9亿人次的绿色行动。

6月5日,在杭州举行的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中,支付宝蚂蚁森林、菜鸟绿色行动“回箱计划”,分别获评联合国环境署年度环保实践案例及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典型案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瑞合还被生态环境部授予2019世界环境日“特邀观察员”。

阿里巴巴发布的2019财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绿色供应链、绿色物流、绿色计算、绿色回收等方面率先形成了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并持续带动生态伙伴及公众参与到绿色行动中,形成了一个“阿里巴巴绿色星球”。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说:“阿里巴巴绿色星球的特点在于从消费到物流、回收形成绿色模式闭环,并且在每个环节中,公众及生态伙伴都可以方便地参与其中,带动人人参与环保。”

绿色供应链:筷子可以吃、外卖下单“无需餐具”成潮流

在阿里巴巴经济体内,用户点外卖、收快递、回收二手物品都可以方便地绿色环保起来。这些绿色行为还都可转化成支付宝蚂蚁森林能量,帮助荒漠化地区变绿。

来自北京朝阳区的郑先生通过饿了么“无需餐具”功能,曾经在半年多时间节约了300多双一次性餐具,成为饿了么“无需餐具”单王,为了鼓励这种绿色行为,饿了么还将他半年产生的绿色订单全部免单。

据了解,截止2019年3月,饿了么送出的无需餐具订单累计超7400万单,以每个订单节约一双筷子算,相当于为地球减少了1184吨二氧化碳排放,也相当于种植了6.6万棵梭梭树。

除了推广无需餐具,饿了么还推出了“可以吃的筷子”,用面粉、黄油、冰糖、牛奶和水做调配,让一次性餐具消解在用户的胃里。饿了么成立了可持续实验室,联合商户开展外卖塑料餐盒回收再利用,并提出全国首个针对外卖行业餐厅商户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

盒马鲜生也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置了塑料回收机,从源头到餐桌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全年目标减少使用塑料380万公斤。

菜鸟还联手零售通在百万零售小店中推广原箱发货和纸箱复用,目前超过70%的商品发货不再用新纸箱。

绿色物流:环保包装成趋势,5万个回收箱让快递纸箱循环起来

葛均国是上海财经大学菜鸟驿站站长,从2017年驿站设立绿色回收箱以来,他就向师生推广“把纸箱留在驿站,让资源循环利用”。现在,他每天要回收再利用400多个快递纸箱,一年循环利用的纸箱多达10万个。

“来驿站取快递的同学逐渐养成了环保习惯,喜欢在驿站拆了包装再走,把纸箱留下来给其他人寄件再用,驿站的回收箱也从1个增加到了4个。” 葛均国说。

像这样的绿色回收箱,菜鸟驿站在全国设立了5000多个。菜鸟“回箱计划”2017年启动以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快递纸箱共享行动,让全国200多个城市的2000所高校、3000个社区加入绿色行动,累计回收利用上亿个纸箱,覆盖线上线下5000多万人群。

5月28日,菜鸟联合多家快递公司及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绿色快递日,宣布将在全国新增5万个绿色回收箱,带动行业实现绿色物流。

菜鸟还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电子面单,如今,电子面单已取代手写运单,每年带动全行业节省纸质运单300多亿张。

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平台上的商家也在逐步参与到绿色环保中。

天猫商家轩妈旗舰店从2016年开始不再使用胶带包装快递纸箱,替换为拉链纸箱,据统计,2018年店铺共使用拉链纸箱130万个,相当于减少使用189万米胶带,“成本会比普通包装贵一倍,但是这种包装既方便消费者拆开,又不产生胶带污染,环保包装会成为趋势。”

看不见的绿色:计算、办公也环保

在看不见的计算、办公、金融领域,阿里巴巴也在持续尝试绿色环保模式。

每天,阿里巴巴数据中心要处理上万亿笔订单,阿里巴巴的年轻人算过一笔帐,十年前10笔电商交易要消耗的能源可以煮熟4个鸡蛋,现在这个能耗已经下降到只能煮一个鹌鹑蛋了。

为此,工程师做了数十年的努力,甚至不惜尝试把服务器“泡在水里”,研发出浸没式液冷服务器来降低能耗。

钉钉推广无纸化绿色办公,电子审批、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在线办公方式渐成潮流。截止2019年3月底,钉钉的无纸化办公节省2.27亿千克碳排放,相当于种植了1270万棵树。

2012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开始在国内推动自然教育领域的发展。通过打造自然教育中心,线上野生小伙伴保护濒危动物,线下举办自然教育论坛、自然嘉年华等活动,触达公众3500万人次。世界环境日期间,优酷还将推出《塞伦盖蒂大草原》等多部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呼吁公众关注环保。

人人参与才是可持续的环保,阿里巴巴坚信“唯有唤醒人的意识,才能真正留住中国的碧水蓝天”。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