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浅析

大公资信2019年05月16日09:53分类:分析报告

一、ESG概念

ESG(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即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包括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责任以及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情况三个方面内容,是一种新兴的企业评价方式。

传统的企业评价,主要是考虑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包括公司经营环境、生产情况、收入和盈利、现金流状况、偿债来源和偿债能力情况等。相较传统的以追求财务绩效为目标的投资决策,ESG更提倡一种在长期中能够带来持续回报的经营方式,主要考察环境因素、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项非财务指标。在实务应用中,ESG投资也可以被称为可持续的社会责任投资(SRI),强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概括来看,环境方面,主要考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管理和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包括自身生产经营产生的直接污染和带动上下游产生的间接污染)以及对废物的处理方式等;社会责任方面,主要考虑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如员工管理、福利与薪酬、员工安全、与上下游供应商及服务商的关系、产品安全性等;公司治理方面,主要考虑公司组织架构、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关系、是否存在腐败与财务欺诈、信息披露透明度及商业道德等方面。

一般来说,ESG表现良好的企业通常有低估值、高盈利、股价和分红稳定等特征。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而言,将有助于投资者从非财务信息中鉴别好公司,控制投资组合的下行风险,帮助投资者“排雷”等作用。对企业而言,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激励企业关注员工保障、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非财务影响,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营发展。因此,ESG投资与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金融机构与企业的追捧,获得较快发展。

二、ESG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与现状浅析

ESG的发展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为解决发达国家早期因“重经济轻环境”产生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开始兴起了绿色消费及环境保护等倡议。1997年,由美国非盈利环境经济组织(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并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6年和2013年发布了四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指南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标准,为信息披露提供相应的标准和内容建议,但不作为行业和评价准则的硬性要求。以第四版(G4)为例,其环境绩效指标包括12类34项,涵盖物料、能源、污水和废弃物、废气排放等领域;社会绩效指标包括30类48项,涉及劳工实践、人权、社会影响、产品责任等领域。

在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的推动下,ESG在全球得到快速发展。首次提出ESG理念并推动全球践行至今的为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UN-PRI是由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于2006年发起,并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FI)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协作成立的一家联合国背书的非盈利组织。UN-PRI提出的“责任投资原则(PRI)”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首次提出ESG理念和评价体系,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投资价值的影响,鼓励各成员机构将ESG因素纳入公司经营中,以降低风险、提高投资价值并创造长期收益,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ESG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参与群体。截至2018年末,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共1905家机构投资者签署了UN-PRI 合作伙伴关系,相较2017年的1714家,同比增长了11.14%。参与机构包括全球知名金融机构及养老基金等,如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欧洲安联保险公司、对冲基金英仕曼、美国公共养老金加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等。按地区来分,欧洲参与机构数量最多,为1022家,较2017年增长10%左右,其它地区依次为北美(456家,同比增长约10%)、大洋洲(152家,同比增长约12%)、亚洲(130家,同比增长约29%)、拉美区(68家,同比增长约10%)、非洲(68家,同比增长约8%)和中东地区(9家,同比增长约13%)。

ESG因素越来越多的被纳入到研究和投资决策体系中。随着近几年ESG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众多机构都已将ESG因素纳入到自身的研究及投资决策体系中,而许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也相继制定政策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自愿自主或者强制性披露ESG相关信息。

由于不同机构对ESG框架下包含的具体内容、“最佳实践”的考评存在差异,ESG评估方法目前全球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有MSCI的ESG评价体系和Thomson Reuters的ESG评价体系。MSCI的ESG评价体系主要包含3大类和10项主题以及37项关键指标,侧重考察各指标对企业的影响时间和行业的影响程度。MSCI公司每年基于全球5500多家上市公司,编制100多只ESG指数以满足市场需求。相比之下,Thomson Reuters ESG评价体系除3大类10个主题外,还增加了对公司争议项的评分,两部分综合考察得到ESG评分,目前已涵盖了全球超过7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得分数据。

三、ESG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浅析

1、ESG相关理念在我国的发展

虽然ESG在我国的系统发展较晚,但其“可持续发展”、“绿色”等核心思想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我国在正式引入国外ESG理念与体系之前,与之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主要集中在环保的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等方面。

我国早期与ESG相关的监管文件主要集中在对环境保护的信息披露等方面。2003年,原环保总局发布《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要求重点污染企业披露5类环境信息。2007发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强制公开环境信息的标准。2014年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以法律形式对公司披露污染数据、政府环境监管机构公开信息提出明确规定。上述文件的出台不断强化了我国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意识,通过监管文件督促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之道。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的“绿色金融”与ESG发展理念不谋而合。2015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第45条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公告、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强调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建设。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是首个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对绿色金融的发展给出了顶层设计。

201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制度体系。2019年初,商务部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特别提出了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一带一路”建设中,这与ESG的核心理念(“环境”因素)不谋而合。

2、ESG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对ESG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监管制度的推出,ESG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参与UN-PRI的国内机构数量也不断增多。

2017年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起并开展了ESG专项研究,积极推广、倡导ESG理念。目前国内签署UN-PRI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如华夏基金(2017年3月)、易方达基金(2017年4月)、嘉实基金(2018年4月)、南方资管(2018年6月)、鹏华基金(2018年7月)、中国人寿(2018年11月)、博时基金(2018年11月)、国寿资产(2018年11月)、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2019年3月)等。信用评级机构中,大公、中诚信国际、东方金诚等也相继签署了PRI关于信用评级中的ESG声明。

2018年6月起,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为此,MSCI公司需对所有纳入的中国上市公司进行ESG研究和评级,不符合标准的公司将会被剔除。此举无疑推动了国内各大机构与上市公司对ESG的研究探索,相关政策与监管文件亦陆续推出。

2018年9月30日,证监会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增加了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的内容,明确了上市公司对于利益相关者、员工、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责任,突出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方面的引导作用,确立了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同年11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试行)》,提出了衡量上市公司ESG绩效的核心指标体系,致力于培养长期价值取向的投资行业规范,进一步推动了ESG在中国的发展。

2018年12月10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国内首支ESG指数—中证180 ESG指数,该指数是从沪市上市公司中,选取在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具有较好表现的公司作为最终样本,以反映此类公司的整体表现。

此外,研究发现,ESG对受评企业起到一定行为督促作用。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280家上市公司ESG综合评级 分布分别为:A-(3家)、B+(38家)、B(66家)、B-(105家)、C+(60家)、C(8家)。相较2016年,较高信用级别的(如A-、B+、B)企业数量明显上升,而较低信用级别的(如B-、C+、C、C-)企业数量明显下降,尤其值得注意是2016年获最低级别C-的1家上市公司 于2018年升至C+,而2018年已无级别为C-的企业。由此可见,接受ESG考察的企业呈现ESG行为向好的趋势,对受评企业起到一定督促作用。

总体来看,相较海外对ESG极高的关注和认可,拥有庞大的参与群体和成熟的评价体系,我国目前对ESG仍处于初识和探索阶段。ESG理念不仅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也将表现在经济效益上。ESG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将助力金融机构排雷降风险。

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度和评级体系不断完善,认可、参与和遵守的群体不断增多,我国ESG有望获得快速发展。但在当前,ESG的研究与探索仍将继续。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