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统计”五问五答

《中国银行业》杂志2019年02月03日09:44分类:分析报告

文/吴狄  湖州银保监分局

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我们的常规认知中,统计是一种事后的数据搜集、计算与分析,所以不少人会简单地认为,绿色信贷统计“仅仅是统计”。然而,我们真的了解绿色信贷统计各种口径的本质和意义吗?绿色信贷统计都包含哪些方面?其过程和结果,到底是在评价什么?银行业在开展绿色信贷统计工作时,又会面对什么?这篇“绿色信贷统计”五问五答来告诉你。

What

——何为绿?

有些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统计时,常常会觉得标准不够清晰,对什么是绿色无法准确认定。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统计背后那个最基本的追问——何为绿?你是否真正理解绿色信贷所指的“绿”?

先来抛出两个例子:一望无际的茶园是否算绿色农业项目?把原始森林改造成具有观赏性的公园是否算绿色?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去追溯绿色的起源。那时,无论是《瓦尔登湖》里梭罗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还是《寂静的春天》里失去的燕语莺啼,以及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强调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他们都曾尝试在工业文明和城市化进程的声浪与嘈杂中,构建起生态批判主义的思想框架。

随着各种思潮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绿色”的含义已越来越清晰可见——即指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要进步,种族要延续,要实现代际公平和区域公平,就要求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克制在一定范围内,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延续性,否则,我们就不是在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在借用“子孙的地球”。

银行是经营者,是企业,效益是立身之本。但社会环境是生存之本,人人概莫能外。银行也应“风物长宜放眼量”,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看待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引导和帮助客户化解环境和社会风险,通过其资金的杠杆作用支持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秉持此理念,银行在面对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类项目和一笔贷款时才会有一个基本的立场。

所以,对于上面所说的第一个例子,一望无际的茶园虽然既具有观赏性,生产的又是绿色作物,但并不是绿色产业。因为茶园面积过大,周围间隔生长的林木数量不足,鸟类会因缺少栖息地而无法在周边生存,缺少天敌的茶叶虫害就只能靠茶农大剂量喷洒农药来预防和杀灭,从而对土壤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恶劣影响。而注重环境、选择良种、保持密度、采用复合立体种植模式的有机茶园,因为能充分利用光照、土地、养分和能量,让不同类群生物在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生态平衡、可持续,兼顾了经济效益,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

第二个例子,虽说原始森林可能不如公园风景秀丽,也不及公园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原始森林保留了最原始和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能够长期地自我和谐运转、与社会和环境保持和平相处,是大自然和岁月留给我们的宝贵礼物和财富。人类根据一时的需求、审美和经济利益,对自然环境进行所谓“整齐划一”的改造,并不一定是美。在各种人类干预活动中,除了帮助恢复生态系统自我良性循环的举措之外,其余的人工改造包括亭台楼阁的修建,人工湖的开凿,非本地花草的引入种植等通常都是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不符合保护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理念。

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是“道”,是判断“何为绿”的基本标尺。业务易变,规范易变,人事易变,唯“道”久远。

Why

——为何绿? 

为何要开展绿色信贷统计?

一方面,通过绿色信贷余额和占比来评估银行信贷的绿色化程度。

另一方面,通过环境效应测算,可以量化评估绿色信贷的环境贡献度,让绿色信贷隐形的外部效应“显性化”,让银行资金对绿色项目的支持、映射关系更为具象化、清晰化,让绿色信贷领域表现卓越的银行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从而实现绿色信贷的正向激励和良性循环。

Where

——何处绿? 

哪些行业和项目才算绿色?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绿色金融的终极理想,那么“何处绿”就意味着国家需要制定一个个具体的绿色发展目标。通常应结合国家的经济发展导向和现阶段的产业政策规划,来确定银行信贷资金需要重点支持的绿色标的。当前监管部门发布的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其实就是对银行信贷资金绿色化流向的明确指引,是对“何处绿”的明示。

目前绿色信贷统计的口径包含了节能环保及服务贷款余额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端贷款余额。在这些贷款中,绿色的深浅程度其实各有不同,因此银行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理解当前绿色信贷统计中的三个层次:

绿色项目。既包含深绿色的、直接产生环境效益的节能减排项目,比如余热余压的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气声渣环境污染防治等,也包含其他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必须的绿色项目,比如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

绿色概念项目。这类项目通常是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具有一定的绿色属性,但是如果进行细项拆分就会发现,项目包中的部分内容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实不属于绿色范畴。因此不能把项目整体计入绿色,而应该独立出来单项认定。比如美丽乡村、五水共治、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等项目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分别列入城市节水项目、绿色林业开发项目和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等用途项下。

先进产能项目。此类生产项目虽然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但是按照国家现阶段的产业发展导向,银行机构需要鼓励和支持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因此将其纳入绿色信贷统计具有现实意义。当然,相对其他类别贷款其绿色化程度会相对低一些,而且随着国家相关产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的提升,统计标准也会呈现动态的变化,需要银行密切关注,并随之及时调整信贷投向。

How

——如何绿? 

如何鉴别贷款是否绿色?有了绿色行业、项目的明确划分,银行在统计时还面临一个“如何认定绿色”的技术问题,即如何准确地鉴别每一笔贷款。各家银行需要在官方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再制定更为细致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以防在执行绿色信贷时因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而进退失据。

目前,国内做得较好的是兴业银行等。比如,作为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在绿色标准的具体认定上非常细致,在监管的统计口径之下设定了很多子行业的绿色认定标准。比如“节水改造及维护工程”属于监管的绿色信贷范畴,兴业银行则对此项按照工业节水改造、矿井水利用等类目进一步细分,同时对工业节水改造项目的认定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审批手续齐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艺成熟,改造后生产线水耗指标达到《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重点工业取水指导指标(第一批)》等相关标准。”此外,该行的绿色金融部积极跟踪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变化,并及时更新本行的绿色认定标准,从而确保了从总行到分支机构绿色信贷统计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When

——何时绿? 

银行是在哪个环节最先对本行贷款的绿色与否有认知与判定?如果一家银行在绿色信贷统计时才真正确认行内贷款的绿色属性,甚至才发现直觉上的绿色贷款量和最终按监管要求统计的绿色贷款量相距甚远,这其实说明绿色信贷统计中蕴含的政策导向和认定标准并没有被银行向业务一线部门传递,银行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执行管理体系。如果信贷客户经理、信贷审查审批人员不掌握绿色的认定方法,也就注定无法有意识地,准确地投放绿色贷款。对这样的银行来说,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只是事后归类的标准,绿色信贷并没有在该行真正地开展。

因此,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只有在项目设计、贷款考察之初就被信贷人员有意识地运用,认真照此去分析和判断,才能让资金流向真正的绿色对象。同时,一家银行还必须完善原有的信贷业务系统,在其中嵌入环境与社会评价因子和审核环节,在一笔业务录入之初进行绿色贴标,才能让后期的绿色信贷统计水到渠成,更为准确。

此外,在环境效益测算时,会存在银行对同一产品的买方和卖方同时发放绿色贷款的情形。比如,绿色产品的生产方会从制造端获得贷款,同时绿色项目建设方因为购买该绿色产品作为投资的一部分,也会从投资和需求端获得贷款。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的确需要通过资金供给既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方,也鼓励绿色产品的采购方,从而协助打造依存共生的绿色供应链。当然为了避免重复,环境效益测算时只从需求端来测算。

当前,在这个测算环节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测算工具的缺乏。大部分银行采用的工具尚未对统计口径中的绿色行业和项目进行全覆盖,同时各行测算节能减排成效的方法论也差异较大。未来通过学术界、银行界的探索实践,可以期待环境效益测算的方法与工具的统一认定。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绿色金融初级发展阶段,绿色信贷统计承载着统计以外的重要职。当监管部门发布绿色信贷的统计口径时,代表着监管部门对信贷资金绿色投向的统一指导;当监管者考量一家银行绿色信贷统计过程和结果的时候,是从管理和成效双维度评价这家银行是否真正地开展了绿色信贷业务——因为任何脱离管理革新的信贷绩效都是短期的,任何没有成效体现的管理也可能存在较大缺陷;当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统计时,要面对的不仅是统计工作本身,更是本行的绿色信贷组织、机制、流程和系统建设是否真正到位,对数据统计形成有力支撑——不解决这些系统性建设问题,绿色信贷统计的准确性无疑应当受到质疑。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绿色金融来说,绿色信贷统计是监管部门对信贷资金的绿色引导,是判断银行是否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度量器,是衡量一家银行是否按照《绿色信贷指引》等规章真正解决“何为绿”“为何绿”“何处绿”“如何绿”“何时绿”“5问”的试金石。

在金融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国银行业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合理的流程设计、规范的标准设定以及高效的科技支撑,才能在前中后台之间达成绿色共识,各部门才能比肩同行,携手共进,绿色信贷业务才能真正开展。而到那时,绿色信贷统计才会真正回归最为基本的统计定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