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行业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政策需求

《环境保护》2018年第22期2019年01月22日17:22分类:分析报告

编者按

《我国能源行业绿色金融的发展和政策需求》原文刊于《环境保护》2018年第22期,限于篇幅,本文选取了摘要、能源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政策建议三部分进行编辑整理。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能源行业正在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布局下,能源行业是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能源行业需要运用绿色金融业务获取资金支持。本文从能源行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背景出发,梳理了国内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重点,分析了当前市场运行情况,从体制机制、标准规范、产品设计、能力建设等方面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能源行业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我国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过去40年间,我国一方面实现了财富积累,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环境污染不但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且间接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党中央直面问题积极行动,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面对新时代新趋势,能源行业开启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还是环境问题的重点抓手。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单位GDP能耗与全球平均水平存在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高出4~6倍。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3.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2017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4.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

面对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我国能源行业开始转型布局,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前路。以可再生能源为例,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累计为1.64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2%,当年风电发电量30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8%;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累计为1.3亿千瓦,当年发电量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6%。我国能源行业正在加速转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实际行动落实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将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能源转型存在巨大市场空间,亟需大量社会资金投入

我国能源行业体量庞大,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任务艰巨。为了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与发达经济体的高标准逐步接轨,尽量降低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能源行业正在改造厂房、购置设备、引进技术并研发产品,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支撑。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计算,依照绿色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标准,2014—2030年,绿色融资情景的“低方案”资金需求为40.3万亿元、“中方案”为70.1万亿元、“高方案”为123.4万亿元。回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全社会环保投资,可以预见能源行业未来的绿色资金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我国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推进简政放权并降低财政资金直接补贴,政府鼓励社会资金以市场化方式注入实体经济,服务绿色转型。2015—2020年,我国财政资金可以满足约15%的绿色资金需求,其余85%还需依靠市场化手段获得,社会资金将成为绿色金融的主要资金来源。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环境保护列为重点工作,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是环境改善的重中之重,只有支持能源行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才能确保绿色发展战略实施。国际上,以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为代表的能源行业也是绿色金融业务的主要受益者。

政策建议

1. 明确责任意识,增强部门协作

我国需要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推进能源行业绿色金融工作,明确企业的环境责任义务。要想强化能源行业的环境意识,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动力,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健全制度安排。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倒逼落后企业尽早转型,凸显绿色清洁项目竞争优势。

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增进沟通,及时充分对接绿色金融的政策和标准。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集中资源增强专业化管理服务的理念。针对目前绿色金融业务多头监管的局面,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下一步政策修订过程中,提前建立协商机制,尽可能实现政策和标准对接,就统一的市场规则制定形成共识。

2. 促进数据共享,增加信息披露

各机构间应当预留数据接口,便于下一步数据分享。“大数据”时代,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是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而统一清晰的数据规范又是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基本前提。能源行业绿色金融业务专业性强,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撑。为此,有关部门应当确立能源行业数据规范,明确数据类型、单位、格式等内容,便于数据统计和报送。基层单位需要努力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尽可能采用自动抓取功能,降低人为判断和填报可能带来的误差。

监管部门要及时公布权威数据,便于形成公众意识和舆论监督。资本市场对能源行业绿色金融的信心和认可,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的宣传引导。只有增加信息披露,才能让市场主体获得明确的政策信号,接收到权威的行情数据,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撬动社会资金参与能源行业转型。建议扩大绿色金融数据库试点,搭建更为广泛的信息平台,既是对公众的教育宣传,同时也便于社会舆论形成监督。

3. 重视细化落实,鼓励地方创新

将顶层目标拆解至基层工作时,需要制定配套细化操作方案,将基层日常工作与国家宏观战略相挂钩。比如,各地政府可以出面建立或鼓励建立地方层面的绿色评级制度。对于无法达到国家层面“深绿”级别的能源项目,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评估筛选,向那些在当地表现优异的企业和项目给予“浅绿”认证,通过政府“贴标”增强市场认知度。为鼓励广大创新性能源企业尽快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地方政府还可考虑以财政资金支持融资增信,设立能源行业绿色金融担保基金或保险,鼓励社会资本提供融资资金。丰富绿色金融业务产品线,改善能源行业融资资金期限错配问题。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融资期限多为中短期,未来金融机构可尝试为单个能源项目在不同阶段提供配套性产品,比如“债贷组合”等。

4. 加强人才建设,发挥跨界优势

人才储备是能源行业绿色金融业务的重要保障,下一阶段需要招募具备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培养专业扎实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应当重视绿色金融领域政、产、学、研的多方合作,让政策制定者、能源行业和金融行业管理者、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加强互动,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定期交流最新政策方针、市场动向、研究理论等。鼓励成立更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凭借专业知识,以客观公正标准评价绿色金融产品。如此一来,人才培养与市场建设之间将形成正向反馈,优质人才可以保障政策制定、信息披露、产品设计等一系列环节更加完备。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