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共同推动绿色基金发展——读《国内外绿色基金发展研究》

《中国金融》2018年第19期2019年01月17日10:19分类:分析报告

作者|洪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当前,中国和全球经济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成为共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各国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系列政策和研究实践逐渐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生态融入发展血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而绿色金融是构建绿色发展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投资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将绿色投资纳入基金的投资决策过程,将绿色基金产品配置到广大投资者的财富管理中,既是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是基金行业自我变革的需要。

第一,要从根本上树立起责任投资理念。责任投资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强调企业环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途径。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为核心的ESG责任投资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联盟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欧盟专业投资者管理的资产中,60%与可持续性投资决策相关。根据美国可持续投资论坛组织(USSIF)2016年的报告,美国责任投资规模超过8.72万亿美元,其中8.1万亿美元是ESG投资。特别是ESG投资的长期价值理念与养老金等长期资本相契合,被加拿大养老金投资公司、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资公司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养老金投资所采纳。2018年,我国A股有望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MSCI将对所有纳入指数的上市公司进行ESG研究和评级,对我国上市公司注重ESG绩效表现和机构投资者践行ESG责任投资是重要推动力。

第二,要回归本源,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基金行业应树立起绿色投资文化,摒弃短期投机主义,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买方优势和专业化价值,借用资本的力量和基金产品等工具,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壮大,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改善经营绩效、注重生态环保,驱动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让资本真正有效植根实体经济,进而形成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好互动、互促共生的良性循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经济转型的作用。同时,绿色投资能够持续地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稳健成长,形成投资人、企业经营者、基金管理人利益一致的机制。

第三,对投资者而言,发展绿色基金具有投资价值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仅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说明绿水青山可以产生实实在在的长期经济效益。绿色投资既不是社会公益,也不是慈善式的绿色优惠,而是一项长期性、价值性的投资活动,是防控风险、实现长期稳定价值投资回报的有效工具。国际实践经验也表明,绿色投资具有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和稳定的长期回报。绿色基金从基础资产开始,就注重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是绿色、可持续价值增长的有力支撑;在基金产品层面,机构投资者通过专业化的基金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与“绿色化”的基础资产共同成长、获取稳健的价值增长;在投资者层面,基金产品通过发售基金份额方式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并为广大投资者参与绿色发展、共享绿色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渠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基础和强有力的市场需求。总体而言,发展绿色基金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基金行业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实现自我变革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的政策支持、相关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引导、市场化行为的共同发力,促进了绿色基金在国内的探索实践和有序发展。

《国内外绿色基金发展研究》(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就从国家政策、政府支持、市场化的运作等各个层面和多种维度详细呈现了当前绿色基金的发展面貌,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绿色基金的发展现状,还辅以大量国内外经典案例,对不同类型、不同国家、不同运作模式的绿色基金进行深入剖析,详细探讨了当下发展绿色基金的路径和经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相关政策研究、参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以此书为参考,获得更多启发,共同推动我国绿色基金的快速发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