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论坛共议可持续发展 绿色投资方兴未艾

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01月16日09:42分类:其他

1月14至15日,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贸发局主办的第12届亚洲金融论坛在港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0多名业界、商界和政界人士热议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剖析全球经济机遇和风险。在他们看来,世界正在经历根本性的变化,2019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危中有机,新的观念、技术和“一带一路”等新合作模式可以带领世界走向新的未来。

导读

“在我看来,增长并不代表一切。只有实现各个维度的增长,才能够说这是真正的增长,而不是仅仅GDP的数字增长。如果GDP增长是9%,但3%来自对环境污染,3%是来自污染环境清理,这样的9%的GDP增长有什么意义呢?”

“过去几个月中,世界经济受到影响,全球投资者对未来政策的发展和正常化给予了很高期望,另外还有很多地缘政治、经济波动等方面的影响。香港作为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将会很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香港外汇储备充足,银行体系非常健全,得益于金融监管和金融外部的监督体制,我们将会继续维持香港的金融稳定。”1月14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亚洲金融论坛致开幕辞时表示。

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快,新一年全球经济充满挑战。在这个时点,香港贸发局主办的第12届亚洲金融论坛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共建可持续与共融的未来”。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名全球财金界举足轻重的官员、商界领袖及投资者。自2007年创办以来,每年1月中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已成为香港最高规格的金融盛事之一。

在全球经济同步下滑的背景下,个别经济体可能会出现技术性衰退。在当日论坛的一个现场投票环节,仅有15%的参会嘉宾对2019年的全球经济前景感到乐观,而47%的参会者表示悲观。相比之下,去年的论坛只有6%的参会人士投了悲观票,显示市场参与者心态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体不仅关注增长的多与少,而且注重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共融性。此次论坛许多与会者提到,金融体系和市场在实现可持续增长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让普罗大众分享经济增长与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亦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的共识之一。

亚投行力推绿色投资

2016年1月16日,历经27个月、800多天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正式成立。“开业”近三年来,亚投行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目前,该行成员从建立之初的57个增加到93个,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逾75亿美元,成效斐然。

“亚投行即将迎来成立三周年,我们取得的成就证明亚投行可以通过创新、创意的方式来推动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增长,而非毫无思想地抄袭和模仿。我们需要用灵活方式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新的方式,用最少资源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我们核心的价值就是精益(lean)、廉洁(clean)、绿色(green),”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论坛上表示,作为一家新兴银行,我们应该对经济增长有很好的定义。在我看来,增长并不代表一切。只有实现各个维度的增长,才能够说这是真正的增长,而不是仅仅GDP的数字增长。如果GDP增长率是9%,但其中3%来自对环境的污染,3%来自对环境的治理,这样的9%有什么意义呢?

金立群同时指出,增长并不意味着对固定资产里进行投资,然后在未来数年苦苦应对债务问题,“这并非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增长也意味着收入的分配应该更为合理,这种增长应该由所有利益相关方来共享,所以我们应该更有创意。”

金立群表示,亚投行积极推动基建投资领域的高标准投资,为此该行董事会最近已经批准5亿美元的债券投资组合,将基础建设打造成为一个新的资产类别,推动亚洲地区的基建投资。亚投行提供融资的所有项目将根据ESG(环境、社会和政府治理的表现)标准评估和衡量,“无论是投资决策还是投资的执行和投资项目的评估过程, 我们都会考虑ESG的标准。”

在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同意将努力建立绿色金融的自愿性原则,并且加速推动绿色债券的市场发展。绿色债券原则要求债券发行人应在证券法律文件中说明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计划,且该绿色计划具有明确的环境可持续效益。如今,绿色债券已成为绿色金融中成长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卢森堡是全球三大绿色金融中心之一。通过融资政策,我们希望能够实现联合国绿色发展的目标以及巴黎气候协议所设定的环境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目标。同时已有7家主要的中国银行在卢森堡都有业务分支,我觉得可以在中国和卢森堡之间建立绿色的桥梁,基于亚投行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欧洲可以在绿色金融扮演重要的角色。”卢森堡财政部长皮埃尔·格拉美亚表示。

2016年9月,卢森堡成立了绿色证券交易平台(Luxembourg Green Exchange),希望通过绿色证券交易指数协助投资人选购绿色债券。目前,全球超过50%以上的绿色债券都在该交易所挂牌上市。

科技推动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已成为一个强大的颠覆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改变实体经济和传统金融的界限。最值得注意的是,数码金融解决方案如电子钱包、众筹平台等,让一些被传统金融机构遗忘的消费者凭借技术手段享受金融服务。

“目前全球大约一半左右的人口没有银行账户,而传统银行对于普惠金融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出于监管及合规成本高的考虑,这些银行主要服务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客户。因此,一些电子钱包的运营商就成功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TNG金融科技集团创始人兼主席江庆恩在论坛上表示,“自三年多前推出电子钱包以来,公司已经将业务拓展至亚太区14个国家。近年集中发展香港的外佣汇款市场, 去年处理超过300亿美元的跨境汇款, 希望未来能解决跨电子钱包转账的问题, 并可透过升级现有的储值支付工具牌照, 拓展更多产品及服务。”“60%的印尼人口都还没有银行账户,另外还有银行服务不足的问题,有一些人有银行账户,但可能置之不理,一直都不用,保险渗透率只有2%。不过,在农村地区开一个分行很贵,我们更多地利用初创公司,跟初创公司合作,用他们的平台和技术来解决我们刚才讲的渗透率不足的问题。”印尼Mandiri Capital行政总裁Eddi Danusaputro表示。

Mandiri Capital是印尼最大的国有银行,Danusaputro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该行的风险投资部门设立了8000万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资东南亚的一些初创公司。他坦言,印尼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问题,“很多企业没有资产负债表,大部分是由银行客户经理帮这些企业记账,中间存在很多的利益冲突。因此我们希望有一些基于云的方法来解决这些企业的记账问题。”

金融科技来势汹汹,将如何改变传统金融机构与初创科技公司的市场角色和定位?江庆恩坦言:“银行仍将长期存在,由于客户信任银行,他们可以担任托管人,而金融科技公司缺乏客户的信任,他们则可以提供技术、服务的输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将维持共存、互相合作的局面。”

“东南亚很多P2P平台的策略是不断扩张,成为独角兽级别,然后上市,一些则选择被传统金融机构收购。尽管很多初创公司最初的口号是要颠覆传统金融行业。我们的策略是投资一些外部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其中占大约10-20%的股权。他们需要技术我们需要人才,把两者优势相结合”。Danusaputro说。

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数码总监岩濑大辅则表示,寿险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通常较“强”,主要因为保单都是长达10年、20年甚至更久。然而他指出,寿险公司交易频率亦较低,加上大部分客户都是需要理赔时才会与寿险公司联络,两者非紧密接触。但金融科技的出现,可有助提升企业与投保人的关系及客户体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