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探索与启示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8年10月15日13:54分类:分析报告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好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如何鼓励安徽省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和农村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之间寻求利益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期,笔者对绿色金融支持安徽省农村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情况进行了调研。

安徽省农村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现状

(一)省级层面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7年,安徽省出台《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和《安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指导方案》,并初步建立了全省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台账。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组织推进。加快推进舒城、广德、歙县等3县实施的2016年农业部社会化服务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分别在太湖县和泗县争取到农业部、财政部2017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在安徽省实施的6个县区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顺利落地,总投资8.43亿元。

(三)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加快建设。2016年以来,全省新增或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638个,总结提炼4种处置模式(“就近利用,生态消纳”模式、“种养一体,复合循环”模式、“集中处理、异地使用”模式和“区域配套、循环共生”模式)在全省示范推广。2017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83.31%。

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畜禽废弃物

无公害处置的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顶层设计,为支持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一是加强工作领导。安徽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副秘书长和省农委主任任副组长,相关省直单位为成员,建立联络员制度,协调农业、发改、财政、环保等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二是创造政策环境。2016年12月,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牵头省政府金融办等7部门出台《安徽省绿色金融体系实施方案》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培育绿色产业和现代农业,支持农村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和绿色金融督查考核机制,对绿色金融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二)优化授信策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作用凸显。据调查显示,安徽省对农村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的贷款机构主要涉及农行、中行、建行、邮储、徽商、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占比13%,徽商银行和农商行等法人金融机构占比87%,成为金融支持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的主力军。由于尚处于探索阶段,安徽省金融机构还未专门出台支持农村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和地方法人择优谨慎介入,且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多为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一般为基准或上浮20%-40%左右。

(三)深化金融创新,拓宽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融资渠道。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如灵璧农商行向灵璧县唯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废弃物无公害处置专项贷款1050万元,支持该企业的循环农业模式。二是探索畜禽粪污处置PPP模式。为化解养殖业污染难题,2017年阜南县政府引入农业部推荐的沼气崇明模式,启动阜南县农业废弃物沼气与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PPP 项目。该项目分三期建设,采取BOT+LO运作模式(建设-运营-移交-租赁-运营),项目资本金为总投资的25%,由政府和中标社会资本按股权比例15∶85投入,剩余75%的资金缺口由项目公司以股东借款、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融资;政府赋予项目公司县域内天然气特许经营权,并对沼气发电并网的差价进行缺口补偿,目前该项目运转良好。

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绿色金融支持总量还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全省畜禽养殖粪污产量约9497.86吨,处置压力较大。但相关畜禽企业除活禽活畜外缺少合格抵押物,且县域金融机构缺乏专业人员,与畜禽企业信息不对称,金融需求被进一步抑制。

(二)绿色金融创新力度还需进一步深化。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项目与一般工业投资项目相比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且运行效益低,仅靠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远不能满足持续的融资需求。目前,全省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项目资金主要依赖财政专项资金支持(2016年开始)和养殖企业(户)自筹,辖内金融机构主要通过贷款等间接金融方式介入,在利率上并无明显的优惠且多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难以支持处置项目长期推进。同时,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制约了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的进度和畜牧业的绿色循环发展。

(三)相关配套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从商业可持续原则看,需要构建一套既能促进废弃物无公害处置又能满足市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但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抑制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一是相关扶持政策不足。调查显示,辖区金融机构尚未享受到直接财政贴息、担保和再贷款等绿色信贷政策支持,风险分担机制不够健全;且目前我国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政府投资、价格补贴和沼气发电上网等相应政策尚未出台,对养殖企业(户)吸引力度不大。二是风险分担机制不够。由于畜禽废弃物处置周期长、投入高,且畜牧业本身行业风险较大,导致保险公司不愿向畜禽业开展业务,进一步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慎贷”心理。三是政府配套资金不及时。调查显示,辖内多个废弃物处置项目都面临着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而延缓工程进度的困境。

相关启示与思考

(一)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发挥金融资本的“引导作用”。一是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本行畜牧业客户进行宣传引导,共同营造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大专项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利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适当降低畜牧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标准,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三是支持采用PPP方式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畜牧业建设,避免目前沼气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实现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二)构建政策扶持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一是定期组织开展畜禽企业(户)与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对接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二是出台省本级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扶持政策,对畜禽粪污贮运、有机肥生产和沼气生产进行补贴,落实沼气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和上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利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装备实行敞开补贴。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用地政策和落实沼气、天然气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三)深化金融产品创新,发挥创新资源的“动力作用”。一是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各类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的农(副)产品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品种,推动畜禽成为合格抵质押物,开发类似金融租赁、设备按揭和专项废弃物处置贷款等新型贷款品种。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在本行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内对畜禽废弃物无公害处置贷款单独配置信贷计划,简化贷款程序,给予利率优惠,尝试开办中长期专项贷款。三是人民银行探索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发放低息再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将获得的再贷款资金重点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及项目。财政等政府部门应对发放相应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给予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银保监部门对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及畜禽废弃物处理和环保类贷款,采取差异化考核措施。

(四)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一是政府应牵头与金融机构和畜禽企业进行协商建立起畜禽业信贷风险共担机制;创新资金补助方式,探索将财政资金补助改为定向纳入政策性保险范畴,放大担保比例。二是加快担保体系构建,鼓励发展多种产权形式的信用担保组织,充分发挥信用担保机构分担风险、提升信用、连结融资渠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养殖户与市场、养殖户与银行的桥梁和纽带。三是稳步推动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畜禽业保险体系。积极推动保险公司针对畜禽业开发出多元化、多渠道的保险业务和保险制度,推进相关保险产品创新。(刘兴亚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