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绿色金融商机无限

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08月20日10:24分类:国际案例

8月17日,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的“智汇长三角融合新江北——2018年绿色发展及绿色金融国际高峰论坛”上,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刘叔铭透露,东盟绿色商机无处不在。

刘叔铭介绍,目前东盟每年需要200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而每年的供给只有400亿美元。从2016年至2030年,东盟需要大约3万亿美元的绿色投资。在2016年,私人领域对绿色投资的融资占比为25%,公共领域占比为75%。到2030年私人领域的占比将达到57%,而公共领域占比将下降到43%。但是,私人领域的融资在未来将扮演更大的角色。

据介绍,东盟的绿色领域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其中食品、农业和土地使用占13.3%,能源效率占13.3%,再生能源占13.3%,基础建设占60%。

刘叔铭认为,推动绿色需求的主要原因在于,东盟人口到2035年将增加1.08亿人,达到7.5亿人左右。东盟到2050年对食品的消费将增加40%。但是,对金融决策者的绿色工具尚未开发、分析能力不足、缺少非财务的环境数据,面对技术风险,官方需要政策框架,增加绿色投资的管道,制定绿色金融路线图。

他介绍说,东盟国家正尝试制定一套通用的绿色债券准则,以便融资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能够有所遵循,投资者也能够有更好的风险识别度,银行也可以考虑在他们的项目组合中进行环境压力测试或者是气候政策压力测试,以协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风险。

刘叔铭还特别提到新加坡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培训与法规的制定。他说,中国和“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的许多合作项目是可以看得到的实体建筑,但是与新加坡的金融合作却是无形的。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东盟国家落实的“一带一路”的项目中有六成最早出自新加坡,因为许多可以提供项目融资的机构都在新加坡。除了项目融资之外,新加坡能够在绿色金融方面发挥的作用,包括完善的国际仲裁中心健全的金融法规和人力资源优势。

刘叔铭相信,只要东盟与中国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携手合作、求同存异,东盟和中国必将能够在“一带一路”倡议牵引下,共创多赢。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