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以绿色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2018年08月17日17:21分类:分析报告

武汉市政协常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

一、武汉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武汉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1.形成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初步框架。不少银行围绕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需要,在项目开发、尽职调查、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具体流程中,明确了绿色信贷有关要求,将绿色元素嵌入绿色信贷的全过程。

2.陆续推出了若干绿色金融产品。如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等银行积极探索排污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武汉农商行开展以未来收益权为质押的“节能贷”,汉口银行为武汉金控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等企业提供绿色贷款。武汉地铁探索了全国首单轨道交通绿色资产证券化(ABS)等。

3.部分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成效逐步显现。以兴业银行武汉分行为例,截止今年5月底,该行累积为湖北省绿色项目投放超过1000亿元,绿色金融融资348.4亿元。

4.碳金融市场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截止今年4月底,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达到3.13亿吨,包括现货延期交易总额72.43亿元。二级市场的累计成交量、成交额分别占到全国的67.4%和74%。

(二)武汉绿色金融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滞后。目前,一些省市(如北京、重庆、四川、江西、浙江湖州等)纷纷制订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并探索制订相关的制度体系。武汉市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比较滞后。

2.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偏小。目前武汉不仅绿色信贷规模比较小,而且证券市场绿色化、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发展较慢。从绿色信贷市场来看,以比较先进的兴业银行武汉分行为例,截至2018年3月末,该分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为348.4亿元,在兴业银行全行系统内排名第四;其中绿色信贷余额126亿元,只占分行公司金融全部贷款余额比例为23%。

3.绿色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仅绿色金融激励机制不健全(如财政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财政政策等尚未落实到位),约束机制也不完善(如绿色金融相关标准目前主要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

4.绿色(环保)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虽然2007年环保部和人民银行发布了共享企业环保信息文件,但目前不仅绿色(环保)信息披露不充分,而且各部门之间绿色(环保)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开展绿色金融的征信成本较高。

二、发挥绿色金融对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作用的建议

1.完善绿色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台《推进武汉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明确绿色金融与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完善绿色金融推广的配套措施(包括绿色金融指标体系、绿色金融监测和评级体系、绿色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等);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包括绿色项目投融资风险考核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等)。

2.完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绿色信贷市场和绿色保险市场,加快我市资本市场绿色化步伐,探索组建专门化的绿色金融机构,丰富绿色要素交易市场,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3.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各金融机构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引导各金融机构增加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规模;加快我市资本市场绿色化步伐,支持绿色经营效益突出的企业优先上市,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和项目收益票据;进一步扩大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的交易规模,创造条件设立全国性的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发起设立多个细分领域的绿色产业基金,为成长性较好的绿色企业提供股权投资和相关资源整合的综合金融服务。

4.加强相关领域的政策协调。加强绿色金融政策与财政税收政策、生态保护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综合运用优惠财税政策、担保、损失准备金和保险等市场化增信措施,加强绿色信贷投放和绿色债券发行的正向激励。

5.完善绿色(环保)信息共享机制。借鉴无锡等地的经验,制订《绿色(环保)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条例(暂行)》。完善绿色(环保)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信息孤岛”,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绿色(环保)信息全面共享,为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及相关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并根据绿色信用状况对企业融资进行制衡。(过文俊)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