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打好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绿色金融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7年12月26日11:57分类:其他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污染防治”列为今后3年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明确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开启了绿色发展新时代。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

有业内专家认为,与以往相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污染防治”、“生态文明”的论述篇幅较多,谈得很具体,超出了预期。“污染防治”被列为今后3年三大攻坚战之一,足见中央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预计2018年将继续推动高污染和高能耗行业去产能,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鼓励绿色金融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监管要求。”上述专家表示。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由此看来,污染治理要更加注重提升源头防控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今年11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继续回落,比上个月回落0.9个百分点,而且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的增长速度是下降的,而且降幅在扩大,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在持续推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

长江证券认为,接下来政策对于工业污染治理监管将趋严,从逻辑上可以体现为两个层次:首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能关停、整改;其次,倒逼工业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

“向污染宣战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成本,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会催生大量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新型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治污与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生强调。

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前几年,我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去产能,但去产能政策是短期政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撰文称,相比去产能政策,环保政策则是长效机制,可以从根本上抑制低效产能,鼓励先进产能,促进经济有质量地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在有了工作基础,也有了思路和方法,大气污染防治在治“标”基础上,治“本”的进度会加快。“治标”就是通过管控,“治本”就是能力提升,“治标”和“治本”都能发挥很大作用。

在常纪文看来,要高质量发展经济,各个地方要遵守准则,同时要加强能力建设,中央各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地方部门的辅导和支持,监督和扶持并举。

此外,打好蓝天保卫战,还要在交通结构和运输结构上做好文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京津冀地区加大轨道交通作用,减少污染。

推进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在业内专家看来,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是防治污染的重要举措,也是重要抓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

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看来,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实践。

实际上,为探索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市场,早在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天津、湖北、重庆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统计显示,自2013年开始交易,到今年11月,7个试点累计配额成交量超过了两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超过46亿元,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出现了双降的趋势,起到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数据显示,我国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绿色投资需求达到每年4万亿元左右,规模巨大。政府只能提供10%左右的资金,还有90%的绿色投资必须来自于社会资本。对此,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表示,这就需要金融体系动员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所谓绿色金融体系,不是仅使用单一的金融工具,而是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一系列金融工具服务于绿色金融的发展。

马骏表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除了多种绿色金融工具的使用,还需要政策激励来降低绿色项目的成本,使外部性内生化,将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提升到社会资本的要求。

此外,提升市场向绿色产业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应是政府的重点工作。只有企业充分披露了环境信息,资本市场才可以识别哪些企业是绿色的,哪些是污染型的,才能有效地向绿色产业配置资源,退出污染、高耗能产业。(见习记者马玲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