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绿色金融·市民体验团走进5个绿色金融特色示范点

衢报传媒集团2017年11月09日17:23分类:国内案例

11月8日,由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开展的“绿色金融•市民体验日”拉开帷幕。市人行工作人员、衢报传媒集团记者、市民组成的10余名市民体验团将分别走进市中医院、廿里中心卫生院、廿里菜场、浙江正泰江山200兆瓦农广互补地面电站、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体验绿色信贷共5个绿色金融特色示范点,体验绿色支付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利,同时,感受绿色信贷是如何拓宽企业融资路的。

市人行支付结算科科长童春英介绍绿色支付情况。

上午8点45分,绿色金融市民体验团就上路了。第一站,体验团来到了市中医院。在市中医院大厅,在市建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体验团成员走向了几台机具。市建行工作人员介绍,市中医院于2016年9月开启了智慧医疗体系。有了这一站式的“智能”就诊体系,挂号不用排队,选候诊不需等待,费用在线缴,报告随时查,这些在市中医院已经不是梦。

市中医院信息科主任杨慧红介绍,通过该院的微信公众号、官网、114等可以实现预约未来7天号,患者只需要按照预约的时间稍微提前一些到院即可。看完门诊后,检查费、药费、治疗费等各项费用也均可在该机具上通过现金、银联卡、微信或支付宝来完成缴纳。

在衢江区廿里中心卫生院,体验团成员也体验了一下一站式的“智能”就诊体系。“以前在医院里,总能看到挂号、缴费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伍,而现在这一站式的‘智能’就诊体系真是大大缩短了患者看病的时间,让我们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体验团成员邱娅女士兴奋地说道。

第三站,体验团来到了衢江区廿里镇菜市场。在该菜场里,体验团成员们看到,许多百姓买菜交易并不是用现金,而是拿出手机通过银行二维码、微信或支付宝进行交易的。

“扫一扫二维码,到菜场买菜轻松秒付。这种支付方式,我以为在城区菜场才有,没想到农村也普及到了。”体验团成员李虎成兴奋地说道。

卖猪肉的廖老板告诉记者:“这种支付方式不仅方便了买菜的市民,也方便了我们。我们不用兑换很多零钱,同时,还不会收到假币。”

衢江农商行廿里支行行长徐建亭介绍,10月中旬,绿色支付进廿里菜场,目前已有30多个菜摊可以进行扫码付款。

第四站,绿色金融市民体验团来到了浙江正泰江山200兆瓦农光互补地面电站。

该电站运营值班长刘伟兵介绍,该项目全部建设完毕,总占地6300多亩,安装了67万块光伏电板。项目满负荷生产发电后,可实现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7万吨标准煤,减排了18万吨的二氧化碳。

“这电池板下面,是种着铁皮石斛吗?”体验团成员彭春炜说道。

“是的。”刘伟兵介绍,他们在电池板下方种植铁皮石斛、白术等中草药、蔬菜、水果等,实现了框架上清洁发电、框架下高效种植的“双赢”模式,真正做到了“农光互补”。

“我们企业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刘伟兵说,该项目总投资11.84亿元,当时资金压力非常大,并且光伏行业不像其它的传统行业,资金回收比较慢,周期一般在7—8年。“衢州工行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该行作为主牵头行主动邀请国家开发银行及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组成联合银团,投放专项贷款9.24亿元,仅衢州工行就给我们提供5个亿的贷款,极大缓解了当时我们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同时,衢州工行引进政策性银行,不仅降低贷款利率总体水平,还适当拉长贷款期限至15年,给予企业充分时间回款和再造血。”

另外,中国工商银行江山支行行长姚宏强介绍,项目启动时,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无法提供传统的土地厂房等有效的抵押物。在此情况下,工行创新担保方式,突破传统抵押贷款思维,提出以项目自身电费收费权质押作为征信措施,有效解决担保不足问题。

参观完该企业,体验团成员称赞该企业的绿色环保,对工行助力该企业发展更是连连点赞。

第五站,绿色金融市民体验团来到了巨化集团控股菲达环保下属企业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体验团成员看到了该主产房里的设备将人见人厌的餐厨垃圾转化为一种高活性的生物腐殖酸肥料,整个厂房干净、整洁,闻不到一点异味。

该公司项目经理詹仙争介绍,该套生产装置采用先进的复合微生物智能控氧快速发酵技术,具有“不焚烧、全封闭、转化率高、无异味”等优势,并且腐殖酸肥料与普通有机肥相比,有机质含量大约是其2.5倍,非常适合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同时,该项目还将余热进行高效利用。

“如果前期不是浦发银行衢州支行发行募集的3000万元绿色金融债的支持,我们没有这么快投产。”詹仙争说道,今年1月,该企业获得期限长达5年,利率基准下浮10%的项目融资。“这笔钱,不仅解决了项目的建设投产的资金问题,还帮我们企业节约了成本。”

据介绍,2017年3月,衢州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试投产运营,每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20吨,基本实现衢州市主城区餐厨垃圾处置的全覆盖。在餐厨废弃物中分离出来的废油收集后,外送制作生物柴油,废水送往污水处理池预处理,经管网进入污水处理池处置,实现自身的绿色可持续运营。同时,项目通过对有机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修复土壤、提升耕地质量,实现生态有机农业,解决了农业单纯依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

体验团成员听完介绍,纷纷竖起大拇指。毛艳青感慨:“该厂让不受人待见的餐厨垃圾实现了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之路。”

走企业,访医院,逛菜场,触摸银行绿色金融的特色产品,与企业代表座谈,听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绿色金融成果……满满一天的体验行动,交流坦诚、互动热烈。不仅让体验团成员体验到了绿色金融的衢州实践,还让体验团成员感受到了绿色支付让百姓生活更便捷、省心。(记者傅剑青 毛瑜琼 潘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