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企业”评价体系: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8月02日11:52分类:分析报告

核心提示:我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外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先进探索,为我国构建绿色企业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纳入对企业所属行业是否为绿色产业的考量,构建科学、系统、完备的绿色主体评估体系。

刘翌 兴业研究助理分析师

汤维祺 兴业研究分析师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摘要:

构建绿色企业评价体系,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夯实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基础,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并为落实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提供抓手。

环境绩效评价是绿色企业评价的基础。国际市场通行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包括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ISO14031标准,以及WBCSD环境绩效评价标准,金融市场则通过ESG体系,将绿色主体评级纳入投资决策,从而践行社会责任投资理念。

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可追溯到2003年开始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此后逐步转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并将之与企业信用评价及金融配套服务相挂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标准体系设计、执行强制力、应用范围,以及市场参与等方面仍有待强化。

我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的实践经验,结合国外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先进探索,为我国构建绿色企业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纳入对企业所属行业是否为绿色产业的考量,构建科学、系统、完备的绿色主体评估体系。

关键词:绿色金融  绿色企业 环境绩效评价  环境信用评价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体系相比,绿色金融的主要特征在于支持对象的限定性,即引导资金流向能够产生正面环境效益的绿色领域,主要包括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引导资金投入绿色项目,确保所涉项目能够产生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环境效益;二是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主体,鼓励绿色企业的生产经营,扩大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依托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我国在绿色项目的评估和认定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以及人民银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和国家发改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等政策文件对绿色项目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标准和依据。从市场发展的实际效果看,绿色项目标准体系为各项配套扶持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抓手,也为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绿色项目融资工具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日益多元化,绿色股票、绿色公司债等产品的发展,绿色主体评估和认定体系的建设日益紧迫。虽然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但对于“绿色企业”的认定标准却尚未明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金融权益市场的发展。为此,尽快明确绿色企业的含义和判断标准,是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要内容。

本报告旨在梳理国内外企业环境绩效和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经验,并据此提出我国构建绿色企业评价体系的思路。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