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绿色项目 > 其他 > “一座会呼吸的城市”——湖南怀化生态文明建设见闻

“一座会呼吸的城市”——湖南怀化生态文明建设见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2月17日13:02分类:其他

核心提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着眼未来、顺应规律、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是怀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抓手。

新华社记者明星

长沙(CNFIN.COM/XINHUA08.COM)--初春时节,位于湖南西南部的怀化市垂柳吐绿,莺飞草长,是户外游客露营和观光的好去处。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一方青山绿水和蓝天净土。”怀化市有关负责人说,“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着眼未来、顺应规律、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是怀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抓手。”

打造“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走进怀化市区,一张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画卷跃入眼帘。

记者从怀化市林业局获悉,怀化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83%,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怀化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怀化建设者们的脑子里,始终紧绷着这根弦。

2010年开始,怀化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多年来,完成河道整治883.65公里;完成山地造林56.18万亩、“三边”绿化造林及幼林抚育112.33万亩、封山育林521.96万亩、补植补造38.98万亩;完成全市15个污水处理厂和14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实施重点企业污染治理项目103家,其中已完成建设和治理的有96家。

天空如水洗般明净,空气中飘荡着山野花香,南来北往的游客常常羡慕怀化是“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改革: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自2007年以来,怀化通过山林确权、要素市场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搭建融资平台、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改革和探索,解决了6000多名林业人“吃林”的问题,盘活了近100万亩、80万立方米的林业资源,调动社会每年投入3亿多元造林40多万亩。

“用林权证抵押贷款,让'沉睡’的森林资源变身'活’资本,贷款变得很方便。”怀化市会同县马鞍镇造林大户粟明新高兴地说。2016年,他用1000亩杉木林在银行抵押贷款,新造林3000多亩,造林总规模达到了1.2万亩。

“现在只要有电脑、有手机,就能够查询到我们想要的林业信息。采伐证也可以在网上办理,比以前方便多了。”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地卢村林农杨庆友说。

靖州县是湖南林业大县,为方便老百姓办事,靖州县梳理出27项林业行政审批、许可、服务事项,纳入简政放权、便民服务内容,设置群众办事窗口10个。

围绕新一轮的林业改革,怀化正在部署实施的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公益林面积由现在的897万亩扩大到1000万亩,全市林权交易面积由现在的400万亩增加到1000万亩、交易总额由8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

发展:生态之路越走越宽

在风景秀丽的怀化市洪江区嵩云山脚下,三五成群的“雪峰乌骨鸡”吃着虫子,穿梭在山林和农宅之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洪江区桂花园乡石板桥村民陈长莲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山林资源,在家乡搞起了特色养殖。根据嵩云禽业的采购订单,每养一只雪峰乌骨鸡有7元左右的利润。

近年来,为了促进林农增收,怀化市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割等多种形式的林下经济。

怀化林业产业已逐步形成了林板、林纸、林化、林药、森林食品和家具六大加工体系。建成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7家。2015年底,全市林业总产值288亿元,比2010年增加162.5亿元。

怀化还特别注重生态保护,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工程进展和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2015年开始,鹤城区将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乡镇领导政绩考核挂钩,并在全区推行生态审计,将绿色GDP纳入审计评价体系,并将生态审计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完)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