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绿色项目 > 其他 > 陕西发展绿色金融需突出四个重点

陕西发展绿色金融需突出四个重点

金融时报2017年01月09日10:52分类:其他

核心提示:陕西发展绿色金融需突出四个重点:第一,做好绿色金融的制度安排。第二,创新绿色金融渠道和产品。第三,加强相关领域的政策协调。第四,完善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

袁庆春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结构调整刻不容缓,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也成为国家战略。陕西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也日益加剧,亟须树立绿色发展的新理念,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议陕西重点做好绿色金融的制度设计、创新绿色金融渠道和产品、加强相关领域的政策协调、完善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通过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绿色经济的占比,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陕西推动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尤为迫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短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陕西经济长期倚重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产业结构以能源化工等重工业为主,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2015年,陕西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2.7%,但能源工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增长14.1%、4.8%和11.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单耗增长5.6个百分点。2015年,陕西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9.5%,低于全国7.2个百分点,每立方米PM2.5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微克。就在前几周,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6年前三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西安榜上有名,排在相对较差的后10位。因此,陕西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改善环境的任务非常艰巨、刻不容缓,迫切需要树立新的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环境治理措施,更需要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在于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把更多的社会资金配置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上,从而使经济结构更加绿色化、低碳化。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如果制度设计合理,绿色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并明显降低环境治理需要对财政的压力。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国家的战略指引下,陕西需要以绿色金融为新动力,引导资金的配置方向,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增加对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建设、清洁能源等产业和企业的投入,提升绿色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助推经济结构的调整。

陕西推动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陕西推动绿色金融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陕西经济结构不合理。如前所述,能源化工业在陕西产业结构中占比较大,不仅是我国去产能政策的重点调控对象,而且也是绿色发展战略下需要节能降耗的重点行业。但同时,能源化工业也是陕西的支柱产业,在绿色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如何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促使成功转型,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二是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发展的共识尚未达成。陕西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长期以来重短期增长和眼前利益的价值判断仍在部分地方经济金融决策中有着重要影响。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等各类经济主体对于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还未达成一致。三是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当前,陕西的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方面还有待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国家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政策在陕西的落地实施还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政策的实施和取得效益还需要多方协作、共同推进。

但同时,陕西发展绿色金融也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世界范围内,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已成为国际共识。应该说,环境问题是现代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难题,历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典型案例。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终于达成《巴黎协定》,表现出世界各国推动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一致行动,我国人大常委会也在近期批准了《巴黎协定》。同时,在中国的倡议下,G20杭州峰会首次把绿色金融纳入议程,并在会议公报中列出了发展绿色金融的措施,为未来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从国家层面看,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勾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明确了绿色发展的任务。中国人民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方针,2015年成立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启动和完成了一批重大的绿色金融研究成果,积极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研究制定。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则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从战略层面到务实操作层面的落地。三是从地方层面看,陕西明确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陕西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把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陕西“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行动,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和财税激励计划。特别是陕南作为我国南水北调、生态功能区保护的承载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等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好的绿色产业发展基础。陕西“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聚集区为承载,发展航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陕西发展绿色金融需突出四个重点

第一,做好绿色金融的制度安排。绿色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主要是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将绿色投资的正外部性和污染投资的负外部性内化为投资决策的收益和成本,从而起到激励绿色投资、约束污染投资的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发起设立了5只政府产业基金,其中包括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新兴产业培育、PPP模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绿色项目。这对增加绿色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渠道、增强绿色发展的市场信心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带动作用。2015年陕西金融控股集团和安康、汉中、商洛共同发起设立了陕西循环发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016年安康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绿色产业担保部,这些都是在构建绿色金融引导机制方面的有益探索。下一步,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绿色发展基金、提供绿色贷款担保和贴息、采购绿色公共产品等方式,保障绿色产业的投资收益,降低绿色金融的信贷风险。在约束机制方面,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非常必要,可以通过明确金融机构的环境法律责任,实施强制性的绿色保险,加强企业环保信息披露等措施,达到约束污染投资的目的。

第二,创新绿色金融渠道和产品。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包括绿色贷款、绿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绿色证券基金、绿色债券、绿色银行、绿色保险等多种绿色融资渠道和产品。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也在快速发展,目前绿色信贷已经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10%左右,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也超过了1200亿元,约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31%,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国内的内蒙、云南、河北、湖北等地也纷纷建立了绿色发展基金或环保基金。陕西省的金融机构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工商银行实施“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不断促进行业与客户信贷结构的“绿色”调整;兴业银行西安分行设立环境金融中心,并成立了绿色金融专营团队;长安银行借助中德合作的“绿色信贷项目”,为4个符合要求的绿色项目提供了金额超过1.2亿元的贷款。但是,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陕西在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使用上还相对滞后。金融机构需要把绿色金融作为重要经营战略,积极创新组织机制和适合行业区域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工具、管理模式,加大对绿色金融渠道和产品的应用,以破解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多渠道、全方位地为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第三,加强相关领域的政策协调。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还涉及到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价格改革、财税政策等多方面,需要财政、环保、产业、监管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这就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项目支持、信息收集、风险补偿等方面的协作,制定出能够有效激励绿色投融资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更多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实现以绿色金融为动力、促进陕西绿色发展的目标。同时,在政策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好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在立法保障、政策引导、平台搭建、杠杆撬动、环境营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使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有意愿、有动力开展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

第四,完善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在陕西发展绿色金融,还需要加强有关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度量绿色金融的指标体系,推动信息和统计数据共享,推广使用绿色评级体系,开展环境成本核算,加强环境管理等。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引导和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和民间机构积极参与建设,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为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