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绿色项目 > 其他 > “河长”:守护滇池流域一方清流的“闸门”

“河长”:守护滇池流域一方清流的“闸门”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7年01月08日21:53分类:其他

核心提示:船房河从“臭水沟”到Ⅳ类水质,这是昆明滇池流域“治水”的缩影。目前,36条出入滇池河道以及滇池周围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基本实现了截污导流,入滇河道水质不断改善,主要入湖污染物浓度明显减轻,河道生态景观得到改善。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昆明(CNFIN.COM / XINHUA08.COM)--“又来巡河啦?”“是啊,这两天河道垃圾多不多?”……船房河边,正在河面上进行打捞作业的保洁工李琼芬和昆明市福海街道办事处新河社区党委书记杨枫交谈着。40岁的杨枫是社区“包河”责任人。

船房河是滇池的35条入湖河道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滇池遭到严重污染。“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滇池流域从2008年起实行“河(段)长责任制”,由市级领导担任河长,河道流经县区领导担任段长,对辖区水质目标及截污目标负总责,实行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问责。

目前,随着“河长”制的深化,河道管理已经向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沿河单位延伸。杨枫就是滇池流域众多“河长”中的一员。船房河经过新河社区约1公里长,“虽然只一小段,管的事可不少,要治脏、治乱,还要管绿化。”杨枫说。

实践证明,“河长”制在昆明滇池流域河道水质改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曾被称为“臭水沟”的小河道周边区域已发生了改变,正在成为群众散步的休闲场所。

船房河流过杨枫家门口,他从小在河边长大。以前,大家不注意保护,生活垃圾往河里扔,杂物堆在河边。“自从有了'河长’盯着,大家保护意识增强了,水慢慢也变清了。”不远处,见到有市民在岸边喂海鸥,杨枫深有感触地说,去年船房河里还长出了多年未见的海菜花,说明这条河的水质变好了。

像杨枫一样,许多“河长”都是河边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懂水情、知水况,让他们“包河”,带着责任,也带着感情。在福海街道,从街道办主要领导到村民小组长,“河长”制的相关责任人员约70人。虽然都有各自工作岗位,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是他们肩上共有的责任。

这些“河长”不仅仅挂个名,名单要向社会公开,在河湖显要位置设立公示牌,标明责任范围和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公众监督。“如果没及时发现污染,收到群众反映情况未及时处理,要被问责。”杨枫说。

但是,“河长”治水并非孤军奋战。在日常巡查、执法等方面,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联动、信息共享,协同攻坚。杨枫说,河湖的管理已提升为昆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河长”制成了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补齐河湖水系管理和水环境治理短板的重要机制保障。昆明市从今年起将在昆明所有河湖范围内推行“河长制”。

船房河从“臭水沟”到Ⅳ类水质,这是昆明滇池流域“治水”的缩影。目前,36条出入滇池河道以及滇池周围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基本实现了截污导流,入滇河道水质不断改善,主要入湖污染物浓度明显减轻,河道生态景观得到改善。

如何让治水走上更加精细化的路子?杨枫的思考在深化,但他对滇池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完)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