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绿色项目 > 国际案例 > 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发展绿色金融的中国倡议

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发展绿色金融的中国倡议

新华网2016年08月22日21:22分类:国际案例

核心提示: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今年的研究工作重点是五个问题,包括银行业、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这三个专门领域,以及风险分析和指标体系这两个跨领域问题。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国内的绿色金融正在快速发展。2016年,中国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获得了积极反响和广泛支持。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主持,联合国环境署担任秘书处。该研究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识别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体制和市场障碍,并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提升金融体系、动员私人部门绿色投资能力的可选措施。研究小组今年的研究工作重点是五个问题,包括银行业、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这三个专门领域,以及风险分析和指标体系这两个跨领域问题。

在中国和各方共同努力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过去七个月的时间内召开了四次正式会议,并支持了许多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公开论坛。在深入研究和广泛咨询的基础上,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拟向杭州峰会提交第一份《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就在全球发展绿色金融问题达成重要共识。此外,在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考虑规划和发展绿色金融,显示了G20的领导力和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求同存异,明确绿色金融的定义和范围

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和发展重点不同,G20对于绿色金融的定义、目的和范围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国家认为绿色金融不应与经济发展和扶贫目标相冲突,并担心绿色金融的原则性倡议未来有可能演化为强制性的国际规则。面对这一诉求,中国提出求同存异,各国可以根据国情提出自己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各方能够接受的核心内涵,同时强调发展绿色金融以自愿为基础,最终推动各方达成共识。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认为,“绿色金融”是指能产生环境效益从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活动。这些环境效益包括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体现其协同效应等。发展绿色金融要求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并强化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的认知,以引导环境友好型的投资和抑制污染型的投资。绿色金融应该覆盖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既要利用公共资金,也要动员私人资本。绿色金融还涉及整个金融体系对环境风险的有效管理。

分门别类,识别绿色金融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尽管绿色金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全球范围内还只有很小比例的银行贷款被明确界定为绿色贷款。根据一些国家对绿色信贷的定义,只有5-10%的贷款余额是绿色贷款;全球只有不到1%的债券是贴标的绿色债券;全球机构投资者持有资产中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占比也低于1%。相关国际组织的估算表明,全球每年需投入几万亿美元开展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关键是要识别和克服绿色金融面临的发展障碍。

研究表明,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还面临多种挑战。其中部分挑战是绿色项目特有的,如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困难、信息不对称、分析能力不足和缺乏对绿色概念的明确定义等。还有一些挑战则属于多数长期项目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期限错配。

1.外部性。绿色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这些外部性既可以是绿色项目带来环境改善的正外部性,也可以是污染项目带来环境损害的负外部性。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困难会导致“绿色”投资不足和“棕色”投资过度。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包括贴息、优惠贷款、担保等措施,以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改善绿色项目的回报率。

2.期限错配。在全球几个主要市场,银行的平均贷款期限只有两年左右。这就导致了长期资金供给不足,使得长期项目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许多绿色项目是长期项目,因此面临着期限错配所导致的融资约束。解决期限错配的方法包括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和其他以绿色项目收益为支持(抵质押)的融资工具。中国在去年年底开始建立绿色债券市场,今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居全球第一。

3.绿色定义的缺失。缺乏对绿色金融活动和产品的清晰定义,投资者、企业和银行就难以识别绿色投资的机会或标的,还可能阻碍环境风险管理、企业沟通和政策设计。因此对绿色金融和产品的适当定义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前提条件之一。

4.信息不对称。如果企业不披露环境信息,就会增加投资者对绿色资产的“搜索成本”。此外,若没有持续的、可以信赖的绿色资产“贴标”,也会阻碍绿色投资发展。在一些国家,由于不同政府部门的数据管理各自为政,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近年来,全球20多个证券交易所引入了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5.缺乏对环境风险的分析能力。一些金融机构由于分析能力不足,无法识别和量化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的信用和市场风险,因而低估“棕色”资产的风险,高估绿色投资的风险。结果,污染性项目仍然获得了过度投资,而绿色项目则面临投资不足问题。近年来,包括英格兰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一些机构已经开展了对环境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的定量分析,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总结经验,提出应对挑战的措施

针对绿色金融所面临的挑战,各国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以克服。比如,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包括税收、补贴和监管措施在内的许多手段,试图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这些手段对强化绿色投资做出了贡献,但对于私人资本的动员能力仍然不足。在政府财政能力相对有限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尤其如此。过去十年来,许多国家在金融领域内推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来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这些方法和措施包括采用可持续信贷和责任投资的原则,提升环境信息披露和治理要求,以及推出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和绿色指数产品在内的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各国央行财政部、监管当局和市场参与方之间的国际合作也逐步增强,推动了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

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各国可以考虑采用适合自己国情的多项措施,以提升金融体系动员私人部门绿色投资的能力。几个比较可选措施例子包括:

1.提供清晰的政策信号:各国政府可向投资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支持绿色投资的信号。比如,制定和发布《巴黎协议》的实施方案就可能有效地降低绿色投资所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提升私人部门参与的积极性。

2.推广绿色金融自愿原则:赤道原则、责任投资原则等自愿原则在指导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资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未来有继续推广的潜力。各国也可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绿色金融原则。

3.投入更多资源支持能力建设:由于绿色金融在许多国家还是比较新的概念,能力建设是提高全球绿色投资能力的关键之一。有必要扩大和提升能力建设平台的作用,包括国际金融公司(IFC)旗下的可持续银行原则(SBN)、联合国旗下的责任投资原则(PRI)等,让这些平台覆盖更多的国家及金融机构。

4.支持本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一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有兴趣发展本币绿色债券市场,为绿色项目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国际组织、开发银行和专业市场机构可在数据收集、知识共享与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包括支持当地制定绿色债券指引和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培育绿色债券认证的能力。

5.推动开发环境风险分析方法:缺乏环境风险分析能力,会使一些金融机构低估污染性投资对其本身带来的市场和信用风险,因此导致对污染性项目(资产)的过度投资。有必要支持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进一步探讨和推广环境风险分析的方法。

积极创新,展示中国影响力

中国近年来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令国际瞩目。比如,中国的绿色信贷已经占国内全部贷款余额的10%。中国是全球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国家之一。中国是第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机构(即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本国绿色债券界定标准的国家。从2016年年初到现在,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已近1200亿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45%,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最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这是多边开发银行首次获准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包括内蒙、云南、河北、湖北在内的地方已经纷纷建立起绿色发展基金或环保基金,来推动绿色投融资。中国已经宣布2017年将启动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中国国内绿色金融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对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积极推动,使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和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工作,已经在全球财经政策层面和金融界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探索在本国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和建立包括绿色债券市场在内的绿色金融路径。巴克莱银行的高级官员说,中国工商银行所开发的“环境压力测试模型”是国际同行学习的榜样。欧洲货币(Euromoney)的高管对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势头的评论是,中国在一年之内从零成长为“英雄”(grew from zero to hero)。印度、新加坡和拉美国家都开始与中国接触,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做法和G20可以提供的支持。

UNEP可持续金融项目主管Simon Zadek表示,“中国在系统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方面所作的努力是开创性的,并已经开始产生全球性的影响”。他认为,“现在,包括瑞典、巴西、肯尼亚和印尼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规划和开展绿色金融。伦敦、香港、新加坡和瑞士都争相成为世界的绿色金融中心。”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