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绿色项目 > 国内案例 > 陆源污染导致“海底沙漠” 专家呼吁建“藻礁生态系统”拯救渤海

陆源污染导致“海底沙漠” 专家呼吁建“藻礁生态系统”拯救渤海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年07月29日11:03分类:国内案例

核心提示:近年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在唐山海洋牧场的实践表明,构建人工“藻礁生态系统”,能有效改善渤海湾生态环境,专家建议加快论证推广,实现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共赢。

新华社记者张洪河 曹国厂

石家庄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渤海作为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汇聚的半封闭内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随着越来越多工业项目落户环渤海地区,近海海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陆源污染导致“海底沙漠”现象,致使渤海湾几乎成为“死海”。近年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在唐山海洋牧场的实践表明,构建人工“藻礁生态系统”,能有效改善渤海湾生态环境,专家建议加快论证推广,实现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共赢。

据有关专家介绍,环渤海区域的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渤海沿岸有57个排污口,渤海每年承受来自陆地污水28亿吨、污染物70万吨,再加上部分地区企业偷排现象犹存,致使渤海海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专家称,渤海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小型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年产量仅为1000吨至3000吨,而历史最高为30000吨。一些海底区域已没有水体生物,成了“海底沙漠”。

河北唐山祥云岛海域是渤海渔场生物重要繁育场之一。记者采访了解到,近些年来,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污染以及港口兴建等原因,使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甚至有加快形成“海底沙漠”之势。

自2005年以来,国内多家海洋科研单位以唐山海洋牧场为试验区,在祥云岛海域营造人工“藻礁生态系统”,从2009年开始实施藻礁生态、藻场建设、增殖放流三项工程,在3000亩的区域内已取得显著效果,并在2.35万亩海域进行扩建,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唐山海洋牧场负责人张振海说,2009至2015年,他们先后承担河北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等海域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完成27万空方人工鱼礁工程,分批次投放牙鲆苗种50万尾、黑鮶苗种500万尾、海参苗种1000多万头,形成海底藻林面积52600平方米,移植大型海藻300多万株。2015年码头饵料渔获超过2000万斤,高端海产品500万斤。

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初步监测结果表明,祥云岛海域人工藻礁区与非藻礁区相比,总生物量高出数倍且上升趋势明显。来自国家海洋局一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对唐山海洋牧场5年来的海洋生态修复实验情况考察后认为,用人工投礁的形式为海洋生物建立家园,是渤海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基础,可形成复制模式。

国家海洋局生态领域专家表示,通过人工投礁,在礁体上生长马尾藻、刚毛藻、海膜、孔石莼等“海底森林”,集聚魁蚶、石斑鱼等多样性生物,从而形成海洋生物链。藻类生长和滤食性鱼类生存,会减少海洋中氮磷污染,而底栖贝类又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悬浮物及藻类,达到净化水体的功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家介绍说,以“藻礁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牧场,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是一种新型生产模式,集环境保护、资源养护、人工养殖和景观生态建设于一体,能够在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压力状态下,保证水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生物资源绿色、集约和可持续开发。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唐学玺、河北农大海洋学院齐遵利等多位专家认为,加快藻礁生态系统构建,有利于渤海湾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善与恢复。专家建议,在我国相关海域充分开展本底调查,为“藻礁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加强沉积和水动力模拟预测,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礁体设计应因地制宜,选用生态材料;人工藻礁投放应与海藻移植以及增殖放流相结合;人工藻礁的建设应以政策引导为主,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完)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