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金融 >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近海现罕见赤潮 有毒有害赤潮酿成重大水产损失

近海现罕见赤潮 有毒有害赤潮酿成重大水产损失

经济参考报2016年05月09日08:24分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核心提示:今年1月以来,不仅惠州海域,广东珠海、深圳和汕尾海域也相继出现规模不等的赤潮。专家表示,陆源的污染随江河入海,是造成赤潮的重要原因,有毒有害赤潮可酿成重大水产损失。

这几天,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渔民郭建雄发现,他经常出海捕鱼的红海湾有点“怪”。“白天海水是粉红的,一到晚上,那些区域的海水又变成幽蓝色了。很奇怪也很好看,一些外地游客还过来拍照。”郭建雄说。

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是惠州海域近年来罕见的赤潮现象。今年1月以来,不仅惠州海域,广东珠海、深圳和汕尾海域也相继出现规模不等的赤潮。专家表示,陆源的污染随江河入海,是造成赤潮的重要原因,有毒有害赤潮可酿成重大水产损失。

近海现罕见赤潮

陈德志乘坐的快艇在风浪中疾驰在广东南部的红海湾海域。“瞧,船尾的浪花颜色异常,像茶水一样,停船。”陈德志和几名同事随即将YSI水质分析仪探头投入海水中,记录海水PH值、溶解氧等数据,并对海水取样。

从今年2月18日开始至今,惠州海域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阶段性赤潮。第一个阶段的赤潮持续到2月29日,赤潮面积最大时达到140平方公里,之后赤潮消退。但从3月4日开始,第二波赤潮又在惠州的大亚湾、红海湾出现,并持续到现在。4月27日,惠州大亚湾海域仍有总面积约0.815平方公里的赤潮带。

“此次赤潮出现时间之早、分布范围之广、情况之反复,近年来罕见。”陈德志说。作为惠州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站长,两个月以来他已多次到赤潮区域实地监测水质。

记者日前在惠州市南部的双月湾看到,一条面积约四五平方公里的带状赤潮在湾口绵延,赤潮带呈浅红褐色,和周围海水的分界并不十分清晰。

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赤潮的颜色并不一定全部是红色,而是取决于赤潮的优势种,本次惠州海域共监测到了红色赤潮藻、中肋骨条藻和夜光藻三个优势种。

“赤潮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经常出现的海洋生态现象。”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赤潮专家组委员吕颂辉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会引起水体变色,产生赤潮。

今年1月4日至13日,珠海美丽湾对开海域及珠海渔女至情侣南路对开海域出现面积最大约7000平方米的赤潮。这些赤道带呈条状或斑块状分布,白天呈粉红色,浓度高时还呈血红色,夜间同一地点则出现蓝色荧光。经珠海市海洋农渔和水务局检测确认,此次出现的赤潮由夜光藻导致。

此后,深圳大鹏湾、汕尾红海湾等地也相继出现过类似景象。赤潮专家介绍,与上述区域不同的是,此次惠州海域出现的赤潮优势种以红色赤潮藻为主,该藻类赤潮自20世纪90年代末在珠江口附近发现以来,尚未发生过灾害现象。

有毒有害赤潮酿成重大水产损失

罕见赤潮引起广东省海洋渔业部门高度关注,惠州市相继启动了赤潮灾害II级和III级应急响应,广东省多名赤潮专家到惠州海域进行实地分析研判。

赤潮专家研判认为,本次赤潮过程中的三类优势种藻类均为无毒。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自2月18日至今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所有站位海水常规水质指标检测结果无异常,也未收到因赤潮导致的鱼类死亡报告。惠州市有关部门共布设采样站位869个,采集水温、pH、溶解氧、盐度数据2784个,监测数据显示海水无机氮、无机磷指标均为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需要紧密防范的是有毒赤潮和有害赤潮。”吕颂辉说,有毒赤潮会产生贝类毒素,通过海洋食物链造成鱼类等海洋生物死亡;有害赤潮是指赤潮藻本身不带毒素,但一旦大规模密聚会降解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等窒息死亡。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渤海湾、浙江、福建、广东等海域发生过多次赤潮,一些赤潮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造成水产养殖损失。

“广东海域赤潮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那次米氏凯伦藻赤潮造成广东和香港两地的渔业损失约4.5亿元。”谢学东说。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董艳红说,赤潮成因复杂,在国际也是研究难题。除了现代化工农业发展导致废水入海引起富营养化的人类活动之外,赤潮与海洋纬度、季节、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赤潮专家正就惠州海域赤潮数据进行分析,尚未得出定论。”

从去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造成惠州海域罕见赤潮的重要诱因之一。董艳红说,海水温度的升高必然导致海洋微生物的繁殖条件更好。部分赤潮专家介绍,从近十多年的数据来看,气候异常的年份,一般赤潮发生次数就比较多。

国家海洋局召开的2016年海洋灾害形势会商会也预测,考虑到厄尔尼诺事件、历史统计和海洋环境等因素,今年灾害性海浪和赤潮灾害的发生次数均多于2015年。在赤潮灾害方面,预计影响我国近海的赤潮次数为45次~56次,较2015年的35次偏多。其中,东部沿海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偏多,主要发生在浙江、福建中部至北部和长江口附近海域。

应加大对入海陆源污染治理

4月27日,惠州大亚湾海域仍有总面积约0.815平方公里的赤潮带。“受强降雨、气温、风浪和近岸往复流等因素影响,赤潮面积会不断变化。”谢学东说。

“人类活动会带来陆源污染随江河入海,这是造成赤潮的重要原因。”吕颂辉说,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区域是我国赤潮多发区域,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江河入海,氮、磷等营养盐类增加,造成海域富营养化,为赤潮创造了条件。

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海域共计发现赤潮35次,累计面积2809平方公里,分别较上年减少21次和4481平方公里。

尽管赤潮灾害有所减少,但上述公报同时显示中国陆源入海污染仍居高不下,监测的77条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50万吨;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差,88%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

相关专家表示,应加大对入海陆源污染治理,从源头上防范赤潮灾害。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惠州市加强陆源污染管控,2015年投入10亿多元开展清水治污工程,开展河涌污染整治、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镇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

应对赤潮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当前跨区域的赤潮规范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尚待加强。董艳红说,此次惠州海域赤潮持续过程中,深圳和汕尾海域也都出现过赤潮,虽然水域相连,但各市相关职能部门的监测方式不统一、信息共享不太充分。

“‘各扫门前雪’的监测体制不适用于应对赤潮等海洋生态现象,以严格手段对赤潮进行摸底式监测和研究势在必行。”吕颂辉说,应加强省级统筹,实现赤潮跨区域信互通共享,协调一致应对赤潮现象。

“赤潮就像蓝色大海里的‘红灯’,警示我们应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污染物入海排放。”谢学东说。

[责任编辑:陈周阳]